原標題:為機器立“心”(主題)
——記全國政協委員、2025年全國勞動模范朱松純(副題)
人民政協報記者 李京 易欣 賴仁杰
朱松純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2025年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大幕已經揭開。
從輔助科研到藝術創作,從金融分析到自動駕駛,飛速躍進的人工智能有效提升了工作生活的效率和質量,助推多個行業形成新質生產力。越來越多的人相信AI正在改變人類生活,這背后,還有許多如朱松純一樣改變AI的人。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朱松純走上了“委員通道”。他介紹的通用智能人小女孩“通通”,剛剛在一個多月前亮相,其具備了三四歲兒童的完備心智。時隔一年,“通通”再次亮相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并演示了多項更為復雜的任務。而今天的“通通”2.0版本,已經可以完成參考認知心理學定義的多項五六歲兒童應掌握的經典任務……
“通通”如孩童成長般的迭代,離不開作為創造者之一的朱松純的辛勤勞動。在他的理解中,“作為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勞動,就是在改變認知的空間?!鼻安痪?,朱松純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的稱號。接受表彰的那一天,坐在人民大會堂里的朱松純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而無論是父母從事的改變物理空間的勞動,還是他自己從事的改變認知空間的勞動,勞動的精神內核從未改變:正是這種代代相傳的勞動品格,支撐著他不斷攻堅克難,為國家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朱松純在授課。(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為機器立“心”
與朱松純的采訪不用擔心會陷入冷場,他樂于主動開啟一個話題。采訪前,他從抽屜中取出幾頁寫著批注的科普演講稿,連同新作《通用人工智能:標準、評級、測試與架構》一起推到記者面前?!拔磥砣斯ぶ悄芤霊迷谏鐣姆椒矫婷?,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它必須通用。”這是他的一貫觀點。
朱松純不會只談科學,話題涉獵很廣,從科研范式的創新探索到人才培養的實踐,他總能信手拈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留在他身上的印記同樣明顯,不只是脫口而出的詩詞名句、辦公室懸掛著的書法作品,蘇軾的《寒食帖》和《赤壁賦》對他的科研思想起了不小的啟發作用。
但無論話題如何跳轉,最終總會回到朱松純的“主戰場”——通用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就相當于一個物理世界的人,它能完成無窮的任務,在一個場景中就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并主動學習怎么做?!闭f到這,他習慣性地扶了扶眼鏡,語氣堅定。
“我們的小孩為什么很快能夠學會用筷子、搓湯圓……這些日常生活中最習以為常的能力背后其實都是通用人工智能需要研究的核心的技術問題。我們覺得不費勁,并不等于這個問題很簡單。恰恰是因為我們針對這些問題進化出了強大的心智和價值體系,這是我們傳統文化中俗稱的‘心’。”
人工智能和哲學,兩個看似毫無交集的概念在朱松純看來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他一直在用哲學思維審視人工智能,并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路徑——為機器立“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為人工智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價值認知體系,有助于促進人工智能‘自主價值’與人類社會倫理一致,實現‘為機器立心’的目標?!?/p>
一直以來,朱松純在做的,是腳踏實地地探索通往未來的路。“人工智能的高質量發展,不僅在于技術領先,還在于推動構建更具有人文關懷的文明范式。人工智能的本質是研究人?!痹谒磥恚笰I更像人類,需要一個模擬大腦中自上而下機制的認知計算框架。
研究好比耕種,一顆種子播下,當它挨過漫漫寒冬,就有機會在春天破土而出。
2024年3月,國際上首個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系統原型“通通”在中關村論壇亮相。在互動中,“通通”能夠自主完成對環境的探索、收拾房間、擦拭污漬等任務。比如,當互動者故意將墻上的相框移位,“通通”會根據自己“愛整齊”的價值觀,靈活地伸展機械臂,輕輕將相框位置擺正?!八粌H能夠理解你的話語,還能領會你的意圖,甚至在你忙碌時主動提供幫助。”
朱松純告訴記者,“通通”基于原創的認知架構理論框架以及自主研發的學習和推理框架,擁有獨特的“心智”?!皬耐ㄓ弥悄荏w到行業智能體,最后到社會智能體,有可能需要上百萬個‘通通’互相協作完成任務,這些都是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沿研究方向。”
2024年4月26日,全國政協召開遠程協商會,圍繞“深化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 提升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協商議政。朱松純在發言中建議,重塑通用人工智能場景、行業和產業格局。
在冷清時率先布局,而當熱潮涌來,朱松純反而保持著冷靜和思考:“面對未來人工智能的巨變,要以中國之思想,創世界之科技。要讓人工智能完備的價值體系和認知架構在價值的指引下自主定義、產生和完成任務,這是邁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全新的技術路線與科學范式。”
為行業育人
三次問鼎計算機視覺領域國際最高獎項——馬爾獎,研發全球首個通用智能人……朱松純的科研道路看上去是一路坦途,其中幾多艱辛,隱在他輕描淡寫之中。
2020年8月底,朱松純懷揣著更宏大的愿景,回國帶領科研團隊探索AI最前沿。此時,朱松純預測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崛起,也敏銳感知到產業生態的不完善——“無論是技術抑或是人才,與行業發展的需求仍存在著巨大缺口?!?/p>
現在,朱松純忙碌的身影常常出現在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校園里。2021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創辦了以“通識、通智、通用”為人才培養框架核心的通用人工智能實驗班。
“回國后第一件事,就是優化培養體系、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是全方位的。如果人才定位在單一領域,就大大窄化其視野,與未來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跨學科人才目標相背離。”在朱松純看來,今天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計劃關鍵在于“跨領域”——跨學科、跨專業、跨學校。
專業課都教些什么?具體怎么教?這是個沒有參考答案的問題。
以物理課為例,為打破學科壁壘、提高教學效果,朱松純和20多位跨學科專家逐一分析物理課程大綱、圈定知識點,并與物理學院老師專題研討,成立專門的課程研究組,最終為“通班”學生量身設計一套全新的人工智能課程體系。
“課程在橫向上覆蓋了計算機視覺、認知推理、機器人等六大人工智能核心領域,在縱向上貫穿了從數理基礎、人工智能理論到前沿實踐等課程體系,同時開設了AI與藝術、哲學、法律、經濟等多門交叉課程。原先可能一名教練要帶多名運動員,現在一名運動員受到多名教練的指導。”
當前人工智能頂尖人才仍處于缺失狀態,這讓朱松純總有一種緊迫感?!皬慕逃嵌葋砜?,建立科研平臺很重要。就像機器人研究,上手實踐是很關鍵的步驟?!?/p>
2023年,在教育部支持下,通研院與國內多所重點高校啟動通用人工智能協同攻關合作體人才培養計劃,著力培養服務國家需求的通用人工智能領域頂尖人才。如今,這一計劃鏈接了15所高校,涵蓋人文社科、理工科、藝術學科等,近30個院系共建的AI交叉研究中心打破學科壁壘。
朱松純將培養目標凝練為“三通”理念——交叉人文社科的“通識”、融會六大技術領域的“通智”、融入各行各業的“通用”。起初,大家的規劃各不相同:數學、計算機、法學……但對人工智能的共同向往讓一群年輕人匯聚于此,探索著行業的前沿方向。
人才,也是朱松純的履職抓手。2023年參加全國兩會時,朱松純帶來的提案中就有一件直指人才,他建議:人工智能的教育普及與人才培養要下沉到基礎教育階段,并制定政策推進各地區配套開設人工智能素質教育課程。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走上“委員通道”的朱松純再度說到人才:“當下通用人工智能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制高點,要贏得這一場事關‘國之大者’的科技競爭,關鍵還在人才?!?/p>
人才的培養仍然需要時間,但轉變已經發生。今年2月,朱松純開設的課程《蒙特卡洛方法》開講,60余位來自北大、清華、北航等15所高校的“通計劃”及本碩博學生、通研院實習生同上一門課??粗鴿M屋的年輕面孔,講臺之上的朱松純笑意漸深。
為發展建言
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朱松純對技術的思考、信念和追求不斷往廣闊處延伸?!昂芏喾矫娑夹枰嵉卣{研,到當地看到實際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才能寫出有分量的提案?!?/p>
這兩年,朱松純常常在路上,隨全國政協赴青海、新疆、重慶調研當地人工智能算力平臺、大數據建設、綠電發展情況,赴廣東、湖北、山東、遼寧、上海考察本地教育、科技、人才布局以及智能社會治理的實踐情況,再或是到全國各地作報告……無論在哪里,討論的核心話題始終繞不開一點:未來中國,要發展什么樣的人工智能?
“人類社會正在跨入智能時代,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技術路徑,讓通用人工智能安全發展、造福人類。”——這是通用人工智能科學家朱松純的回答,也是全國政協委員朱松純的呼吁和追求。
2024年新年伊始,全國政協禮堂熱鬧了起來?!巴ㄓ萌斯ぶ悄苁鞘裁??實現通用人工智能有哪些路徑?”1月5日,在十四屆全國政協開設的首場“委員科學講堂”上,面對臺下的全國政協委員、地方政協委員、高校學生、科研工作者,朱松純娓娓道來,引用了中國古典哲學、文學等人文學科的思想,解釋機器人背后的溫度價值。
這場科普講座以“為機器立心”為主題,而這一主題也是朱松純近年來不斷向外界闡釋的理念。走出校園、實驗室,朱松純一次次在不同場合發聲,以彌合人群中的認知差異。另一方面,朱松純將目光投向人工智能的戰略布局,學術陣地建設、人工智能的安全和治理等,他以宏觀為視域、以微觀為落點提出了10余件提案,其中關于《構建“AI新職業”課程體系和示范基地》的提案被選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
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面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的新形勢,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自立自強,突出應用導向,推動我國人工智能朝著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p>
從中,朱松純吸收到更強的信心。如同新書《通用人工智能:標準、評級、測試與架構》扉頁中的那句話,“以中國之思想,創世界之科技”——這是朱松純和他的同事們,最大的心愿。
來源:人民政協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