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臺當局一點沒省心,又搞出一堆幺蛾子。在接受日媒采訪時,其大言不慚鼓吹“大陸威脅”,力圖塑造臺灣“受害”的形象。而另一方面,臺當局又悄悄把原本占整個臺島島人口96.2%的“漢族”一項,統統歸到“其他人口”下面去了。
這就像把天天吃的大米飯,硬生生的歸成“雜糧”,操作毫無道理。
事情的起因可追溯到今年5月初。就在中俄兩國領導人聯合發表勝利80周年紀念聲明、重申“支持任何形式實現國家統一”之后,臺灣當局似乎受到不小震動,于是緊急在官方統計頁面上動了手腳。搞起了原住民、外來人口和其他人口的統計。搞笑的是,原本占大頭的漢族被其這番操作強行歸類。
這樣的“去漢化”操作,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兩岸網友直呼看不懂,反對黨立委更是怒斥“這是對祖宗的背叛”。
島內不少人士,如國民黨賴士葆就拿著截圖痛批:“當局這是割斷文化根脈,割裂族群認同,簡直數典忘祖。不少島內網民及媒體人士也頗為無語,畢竟,改來改去,也改不掉兩岸同根的事實。而賴清德這些年,對臺灣的經濟民生一點正面的舉措都沒干,反而裹挾無辜的臺島民眾對抗大陸,以實現自己“臺獨”的私欲。
不過,如今的“臺獨”已經走向絕路。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早已是不可辯駁的事實,也早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
在最近中俄聯合聲明里,俄外長已一板一眼地表示,“將與中國一道,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臺海事務純屬中國內政”,這話含金量不低。
畢竟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里是常任理事國,一句話頂幾十條外交稿。還有80多個國家先后在各自渠道重申一個中國原則,讓“臺獨”陣營的國際支持空間一下子收窄。
歷史上,臺灣名字都叫“中華民國”,中文、漢字、華人文化傳承一脈相承??蛇@次官改操作,不僅是對史書的質疑,也是對日常生活的割裂。
事實上,大陸絕不會允許臺當局謀獨。5月9日,解放軍派出7架戰機進行例行繞島巡航;但到了10日,戰機編隊突然降到5架。這種“忽高忽低”的頻次,不像是巡航數據統計的隨機波動,更像是在給當局一個“先靜默、后瞻”信號,顯然是在為520就職周年大戲預熱。
此前,520年年必有“大戲”上演。前兩次,島內都曾掀起波瀾,而今年的就職演說,賴清德極有可能再次打“對抗大陸”牌,用更強硬措辭來穩固自己搖擺不定的支持率。但在中俄聯手和80多個國家一道示威的大背景下,任誰也下不出“徹底臺獨”的注定。
國際上,蔡英文的歐洲行雖然熱鬧,卻只拿到立陶宛一家象征式接待,“悄悄的友誼”很快就被國內譏笑成“借光行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俄那些重磅聲明和實質合作,令臺灣在國際上顯得格外孤立。
在島內經濟遇冷、房價高企、不少年輕人出走海外的當下,何必忙著在網站上改幾個字?臺灣金融研訓院報告顯示,連年GDP增速下滑,消費信心指數也連續下跌,加上國際投資人普遍對臺海風險警惕,民眾關心的是物價、就業、疫后振興,而不是文字游戲。用力過猛的“去漢化”,只會讓政權更難穩住民心。
我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早已表態,解放軍“打獨促統”常態化,導彈、戰機、演習一個不少。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東部戰區聯訓,都是在告訴“臺獨”分子,任何越線行動都要付出代價。正如他所說,“每一次挑釁,統一進程就加快一分”。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臺當局連夜把“漢族”改成“其他人”,不但沒能割裂兩岸情感,反倒刺痛了島內主流民意,也讓國際社會看清臺獨陣營多么孤立無援。
下一步是520就職演說,還是朝著更極端方向狂奔?也許連當局自己都壓根沒底。不過,無論怎樣折騰,臺灣骨子里那份與大陸共生的關聯,不會因為幾行網頁文字就消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