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住宅類法拍房成交量價齊跌。
中指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法拍住宅房源成交2.6萬套,較去年一季度的2.7萬套下降約0.1萬套;
成交均價為9172元/平方米,較去年同期的9763元/平方米下滑約6.1%;成交總金額為351.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99.4億元下滑約12%。
換句話說,法拍房數據徹底爆了。
法拍房顧名思義,就是被法院強制執行拍賣的房屋,除開詐騙和貪污外,基本上市面上流通的法拍房就兩種。
一個是房貸違約,還不起房貸銀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另一個是抵押物拍賣,也就是欠錢不還成老賴被執行的。
去年的法拍房數據是上漲的,我當時說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債務壓力開始變大了,但現在的情況可能更麻煩,因為成交量下降這個事說明了另一個事:
那就是現在法拍房,可能連賣都賣不出去了。
談及法拍房,有個關鍵要點必須率先明確。
那就是法拍房數據并不能實時反映當下經濟狀況,它更多呈現的是過往一段時期的經濟面貌,這背后存在著不容忽視的時間差。
多數人想象中,一旦借款人還不上貸款,銀行會即刻采取行動,法院也會迅速啟動執行程序,法拍房便能快速上架。
然而現實情況并非如此簡單直接。
因為是這樣的,當借款人出現貸款逾期,銀行并不會第一時間申請執行,而是先將其列為逾期記錄,通常要累積到一定逾期次數才會著手處理。而
且在實際操作中,業主擁有與銀行溝通協商的空間。這種溝通分為兩種類型,柔性溝通指的是雙方協商調整還款周期、分期方案等;而硬性溝通則是業主明確表示無力償還。只有走完這些協商流程后,房屋才有可能進入處置環節。
但這還不算完,因為房屋進入處置階段后,還需經歷一系列手續。
以騰退環節為例,許多用于銀行抵押的房產是業主的唯一住房。當面臨騰退時,原業主或因無處可去,或仍心存僥幸,往往不會主動配合交房,甚至會采取各種方式進行抵抗。這時,就需要專門的執行部門介入處理。
在強制執行過程中,各種意料之外的狀況層出不窮,有人軟磨硬泡、耍橫耍賴,也有人服軟求情,雖然最后都能強制執行,但這個時間,就長很多了。
完成房屋騰退等工作后,還會有專業機構對房屋價值進行評估,而且這類評估還不是商業性質評估,而是服務于相關機構,效率上嘛,大家懂得都懂。
而就算是走完了上述所有流程,距離法拍房真正上架拍賣,還需等待一段時間。
具體一點,如果拍賣進展順利,從原告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到最終執行完畢拿到債款,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年時間。
這個時間構成包括:
法院接到申請后立即啟動執行程序(六個月)、無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受托法院接到委托函后迅速執行(十五天)、提前開展上拍準備(一個月)、一拍順利成交(十五天以上)、買受人付清全款至法院賬戶(十天),以及法院完成款項分配等后續工作(三個月)。
而如果是拍賣極不順利的情況下,比如遭遇多次流拍、案外人異議糾紛等復雜狀況,從申請強制執行到執行結束,那么時間就久了。
所以基本上大家現在看到的法拍房都是什么時候的產物呢?
大概是2022年和2023年的產物。
但其實這兩年法拍房的成交數據是在上來的。
原因很簡單。
法拍房的最大優點就是便宜,特別是在房地產下跌周期里,對比市面上成交的二手房,法拍房至少能相應便宜20%左右。
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了,而且這兩年的情況是這樣,這兩年跟前些年不一樣,前些年一個是信息閉塞,大家對法拍房普遍不了解,或者說不放心,但這兩年已經有專門的債務重組人士進場了,再加上自媒體宣傳,大眾對法拍房的認可度是往上走的。
而且說實話,現在法拍房的坑跟之前比起來,也少很多。
房地產上漲周期的法拍房市場,價格便宜,但你不知道里面多少貓膩,但現在的法拍房市場,沒什么貓膩,都只是價格問題。
有的干脆就是首付跌穿了,就不整了,這樣的房子,接過來,其實問題是很小的。
所以我去年給到的結論是,法拍房數據,一定是會往上走的。
但現在情況是法拍房也賣不動了。
這其實給到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因為這在另一方面說明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房地產市場流通性越來越差了。
跟價格倒關系不大,因為法拍房的市場價格已經非常低了,如果是純粹的價格導向,那么大家都應該奔著法拍房去了,所以產生這種情況的核心還是在大家預期已經變了。
換句話說,那就是在房價下跌周期,現在很多人已經不再把房子當成財富的載體了。
因為現在所有人好像都形成了一個共識。
我買入房地產,那就是純虧的,那既然是純虧,那我為什么要買呢?
法拍房是便宜20%,但我買到后只是賬面上有個浮盈,我交易不出去,那后續再跌30%,等于我還是虧的。
那我為什么要買這個房子呢?
圖他便宜?
可你又會便宜虧損更多啊。
這是無解的問題。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