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亮出三臺發動機的“殲-36”六代隱身戰斗機之后,美國軍方深受刺激。當地時間5月15日,特朗普在卡塔爾商業峰會上宣布,美國將研發雙引擎版F-35,命名為F-55,并對F-22進行“超級升級”。
這一計劃被特朗普稱為“F-35的超級進化”,旨在通過雙引擎設計提升推力、載彈量和航程,甚至可能集成量子雷達和定向能武器。
這樣一來,短時間內研究不出第六代戰斗機的美國,將可以擁有六代機的“平替”機型。然而,軍事專家指出,F-35的單引擎設計本為控制成本和維護復雜度,若改為雙引擎,需徹底重構氣動布局,相當于研發全新機型。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當前正忙于F-35的軟硬件升級,如增強座艙顯示系統,而特朗普的提議與現有項目進度嚴重沖突。
要知道,F-35單機成本已超1.2億美元,雙引擎版研發費用或達數千億美元,遠超美軍年度預算;與此同時,中國殲-36、殲-50六代機原型已試飛,美國F-47項目卻因技術瓶頸滯后。
在出口問題上,F-35隱身戰斗機被出口到了至少19個國家,是國際軍售領域的“金牌產品”。若美國用F-55取代F-35,或將影響F-35戰斗機的進一步銷售。
除了升級F-35隱身戰斗機之外,特朗普稱F-22為“全球最漂亮戰機”,計劃推出“超級F-22”。然而,F-22生產線已于2011年關閉,現役183架機體老化嚴重。
美軍曾嘗試升級其紅外搜索跟蹤系統等裝置,但每架改造成本高達6000萬美元,且無法解決作戰半徑不足,F-22作戰半徑僅760公里,這是該款戰機的核心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空軍已啟動第六代機F-47研發,聲稱將同時具備人工智能協同和隱身優化。特朗普此時強推F-22升級,暴露美軍內部對六代機進度的失望。
F-47因自各種技術性問題而研發滯后,可能推遲至2040年服役。相關人士認為,“超級F-22”是美國無可奈何的權宜之計,而非戰略突破。
我們看到,美國的高精尖軍事技術,已經開始落后。更為關鍵的是,在我國管制稀土出口的當下,美國想要生產出新的先進武器,可謂是難上加難。
5月16日,我國外交部對稀土出口管制問題作出回應:“具體問題需向主管部門詢問”。這一表態或許暗示,中國不會輕易放松對關鍵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
這些材料是F-35雷達、F-22發動機的核心原料。路透社記者指出,中國同意解除4月2日后發布的出口反制措施,包括對稀土礦物和磁鐵的出口管制。
但如今,中方已宣布修改幾項非關稅反制措施,卻沒有修改稀土方面的限制。對于美國而言,我國管制稀土出口,是實打實的噩夢。美國若在關稅問題上出爾反爾,將會繼續遭到我國的有力反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