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領導人普京一向以沉著冷靜聞名,可誰又能想到,他也會有情緒激動的時候呢?在一次講話中,他越講越興奮,最終沒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普京的“憤怒”與“誤判”?
一直以來,普京在國際舞臺上都保持著硬漢形象,喜怒不形于色。然而,在前段時間的一次政府會議上,攝像頭正開著,他就脫口而出了一句“笨蛋”。雖然隨后補充了一句“請原諒我這樣說”,但那兩個字的分量著實不輕。到底是什么事情讓這位老江湖如此失態?答案還是在于那些沒完沒了的制裁。
其實,普京可能真的沒想到,歐洲的政客們這次會這么“認真”。早在2021年年中的時候,俄烏沖突還沒發展到如今這種地步,克里姆林宮就已經悄悄做了一件大事——把手中的美元資產幾乎清空,換成歐元、人民幣以及黃金。
當時大家還以為這只是俄羅斯多年來喊的“去美元化”口號下的常規操作,但現在回想起來,這分明就是戰前的戰略布局啊!老爺子當初的打算還真是滴水不漏。
他估計,歐洲那些人,嘴上再怎么叫囂,生意終究還是要做的,特別是能源領域。離開了俄羅斯的油氣資源,他們的日子還能過下去嗎?畢竟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后,不也是這樣嘛?一邊制裁,一邊照樣買天然氣、用石油。
然而,這一次,歐洲政客們的反應完全超出了普京的預期。他們不僅緊緊跟隨美國的步伐,甚至還下定決心要徹底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歐洲的“狠招”與普京的“無奈”
歐洲那邊也沒閑著,又想出了一個新招數,直接瞄準了俄羅斯的“影子油輪艦隊”。這一招真是夠毒的,一下子列出了近兩百艘油輪的黑名單,還涉及一些和俄羅斯關系曖昧的第三國公司,比如土耳其和越南的企業。
歐盟更是放出狠話,給俄羅斯30天時間考慮停火事宜。如果拒絕,后面還有更嚴厲的“懲罰性升級”等著。這種架勢,顯然是要把俄羅斯逼到絕境才肯罷休。
面對這種近乎“七傷拳”式的制裁——敵人受傷八百,自己也損失一千甚至更多——普京那句“笨蛋”,與其說是憤怒,不如說更像是對自己戰略誤判的一種懊惱和宣泄。他可能真沒料到,這場沖突會讓歐洲的政治風向徹底改變,讓經濟利益在安全焦慮面前暫時退居二線。
歐盟一輪接一輪的制裁措施,效率之高讓人懷疑這還是那個以拖沓著稱的組織。就連匈牙利這種平時和俄羅斯關系還算不錯的國家,頂多也只是象征性地拖延一下,根本無法阻擋這股洪流。
普京的反擊:想回來?沒那么容易!
普京也不是好惹的,生氣歸生氣,該撂的狠話還得撂。他說,那些當初從俄羅斯撤資時態度惡劣,甚至還暗中資助烏克蘭軍隊的西方公司,別想輕易重返俄羅斯市場。
尤其是那些給烏軍提供資金支持的公司,想重新進入俄羅斯市場?做夢去吧!至少得等打上15年的官司再說。這話真是戳到了不少西方公司的痛處。
自2022年沖突加劇以來,上千家外國公司紛紛宣布退出俄羅斯市場。但實際上,真正徹底離開的還不到三成。大多數公司只是玩了個“暫停運營”的文字游戲,實際上仍在觀望局勢。
他們的小算盤誰都看得出來:等哪天仗打完了,風頭過去了,還能卷土重來繼續賺錢。據說像雀巢、聯合利華這樣的大品牌,私下已經開始托人向克里姆林宮遞話,試探能否恢復業務。
普京的態度確實耐人尋味,軟硬兼施,既用胡蘿卜也用大棒。他表示,如果某家公司對俄羅斯有利,就會開綠燈;如果沒有好處,則能找到各種理由阻止其進入。
他還特別強調這些手段“完全符合世貿組織規則”,這無疑是在諷刺西方國家的雙重標準。同時,他也暗示會對那些被迫撤離的公司區別對待,為未來經濟上的轉機留下了空間,既安撫了國內情緒,又顯得深謀遠慮。
澤連斯基的“小算盤”:中國這步棋怎么走?
就在普京和西方斗智斗勇的時候,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突然打出了一張讓人摸不透的“中國牌”。
在接受本國媒體采訪時,澤連斯基主動透露了一個小秘密。他說,中國曾要求烏克蘭在5月8日至10日期間不要襲擊俄羅斯本土。而烏克蘭方面“信守承諾做到了”。
這話聽起來就很有意思。要知道,就在5月初,烏克蘭剛用上百架無人機襲擊了莫斯科周邊地區,導致多個機場癱瘓。結果呢,就在多國領導人準備前往莫斯科紅場參加閱兵前夕,襲擊突然停止了。
那么,澤連斯基這么說到底有什么目的呢?他特意提到“中方要求”,潛臺詞可謂豐富。一方面,這是在炫耀:看,烏克蘭在國際上多有面子,連中國都要客氣地打招呼。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中國在這場沖突的調解中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
他還順便提了一句,說自己已經收到了中國方面支持“30天全面停火”倡議的積極信號。這個所謂的“中方支持信號”,實際上是指不久前中國和巴西聯合發表的一份關于烏克蘭問題的聲明。烏克蘭方面將其解讀為中國支持他們提出的停火方案。
更有意思的是,澤連斯基在采訪中對聯合聲明里的巴西只字未提,單單把中國拿出來單獨說事兒,這心思顯而易見。
大國博弈的“微妙”與和平的“未知數”
仔細琢磨澤連斯基的這番操作,至少有兩層深意。第一層,眾所周知,中俄關系非常密切。如果中國出面調解,俄羅斯多少會給點面子,不至于翻臉。回顧最近的動向,俄羅斯確實兩次重點和中方溝通了談判立場。一次是4月底金磚國家外長會議期間,拉夫羅夫特別向王毅外長強調了“無條件談判”;另一次是5月8日中俄元首會晤時,普京再次重申了這一主張。這些信號不可謂不明顯。
現在,澤連斯基是真的有些著急了,想要和普京坐下來好好談談。之前土耳其方面組織的一次會談,普京根本沒有出席。如果接下來真的要舉行俄烏首腦級別的會晤,并且把地點設在中國,那么普京或許會給這個面子。畢竟,目前看來,北京可能是普京唯一能夠接受的第三方會談地點。
也有人分析認為,澤連斯基如此高調地給中國“戴高帽”,也是想在國際上營造一種“中國實際上是站在烏克蘭這邊”的輿論氛圍,從而給俄羅斯施加壓力,讓他們在談判桌上表現出更柔軟的姿態。
而中國方面呢,在“支持和談”和“呼吁停火”這些措辭上,把握得相當微妙。既要維持自己作為中立調解者的形象,不偏袒任何一方,不給人留下把柄,也要為后續可能的外交斡旋留出足夠的空間和靈活性。畢竟,這盤大棋下到這里,每一步都需要格外謹慎。
這場沖突已經持續了八百多天,打打停停,各方心里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普京有自己的戰略誤判和無奈反擊,澤連斯基則有自己的外交策略和求生欲望。
但歸根結底,正如中巴聯合聲明所強調的那樣,槍炮子彈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有大家都坐下來好好談,才是結束這場沖突的唯一出路。不過,這談判桌何時能真正擺起來,雙方又能談出什么結果,眼下來看,仍然是個巨大的未知數。
這個世界的大棋局,真是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引人入勝。黑白交錯之間,每一步都牽動著無數神經。至于最終的棋譜會如何書寫,恐怕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來源:西格瑪軍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089209434114188&wfr=spider&for=p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