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個總統任期的首次正式出訪又去了中東,行程中卻并不包括美國的傳統親密盟友以色列。這不僅再次打破了美國總統首訪的慣例,也不同于他自己首個任期的安排。以生意經治國的特朗普,去到多金而動蕩的中東,釋放怎樣的信號,收成幾何?
Part.
1
當地時間5月13日,特朗普開啟了為期4天的中東之旅,先后訪問了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個國家,這是再度入主白宮后,他的首次正式出訪。
沙特是特朗普此行的第一站,當特朗普的“空軍一號”飛臨沙特上空時,6架沙特F-15SA戰機編隊為其護航,沙特王儲薩勒曼親自接機,并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在沙特最高禮遇“紫毯”上,特朗普揮舞右拳的畫面通過全球媒體迅速傳播。特朗普的隨行人員包括國務卿兼國家安全顧問魯比奧和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以及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和英偉達的黃仁勛等政商人士。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 張國慶:
特朗普此訪為沙特帶來諸多機遇:他承諾推動與敘利亞和解,甚至考慮解除對敘制裁;在伊朗核問題上態度或有所松動;沙特還期待其在巴以問題上有所作為。這些潛在進展讓沙特高度重視特朗普的中東之行,若能借此推動相關問題解決,沙特國際地位將大幅提升。此外,軍事領域方面,美國作為全球頭號軍事強國和軍售大國,沙特有意尋求其更先進的軍事技術。
上一任期,特朗普沒有沿襲美國歷任總統的慣例,將英國這樣的傳統盟友,或者加拿大、墨西哥等鄰國作為首訪目的地,而是選擇了沙特。8年后,“特朗普2.0”,他還是同樣的行事風格,以利益最大化為準則,實行“價高者得”,在上任首日,他就表示,仍有意選沙特作為首個出訪目的地,前提是沙特得“出錢”。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 牛新春:
海灣三國是特朗普眼中的“樂土”,全球難尋他處能像這三國這般,既坐擁雄厚財力讓特朗普滿意,三個國家又因君主制賦予國王極大權力,能為特朗普采取別國難以企及的討好之舉。
面對特朗普的暗示,薩勒曼馬上致電特朗普表示,沙特有意在今后4年間,對美投資和貿易額擴大至6000億美元或更多。這也使薩勒曼成為特朗普重回白宮后,首個通話的外國領導人。此后,特朗普還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沙特方面給投資金額“湊個整”,加到1萬億美元。在“金錢的誘惑”下,特朗普的沙特之行提上了日程,白宮稱特朗普此行是“歷史性重返中東”。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 張國慶:
特朗普自始便覬覦沙特等國的財富,可謂一箭三雕:其一,他可借此在國內彰顯能力,提振美國民眾士氣;其二,從官方層面看是推動美沙及中東國家經濟、軍事合作升級,私底下則覺得沙特給足自己面子,換作拜登或其他國家未必能獲此等利益;其三,在關稅戰攪得世界雞犬不寧之際,他借中東之行拿下大額訂單,進一步拉高自身支持率。
Part.
2
在美沙首腦雙邊會晤時,特朗普表達了對薩勒曼的欣賞,并稱“我們彼此非常了解,我相信我們都很喜歡彼此。”據《華盛頓郵報》分析,特朗普和薩勒曼都推崇交易性更強的外交風格,兩人較少依賴原則或聯盟,而是利用貿易和投資交易來鞏固與其他國家的關系。此次沙特承諾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特朗普表示這將加強兩國的戰略伙伴關系、促進經濟繁榮,是兩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商業協議,薩勒曼還承諾特朗普,可能在美創造的200萬個就業崗位。對于沙特的“大禮包”,特朗普表示,“美國在沙特獲得了巨大的投資機會,我們將繼續為你們偉大的國家提供優質服務。”
尋求美國軍事同盟的庇護,一直是沙特在中東地區立足的重要一環。此次,美國與沙特簽署了史上最高金額的一項軍火銷售協議,價值近1420億美元,涵蓋了空軍發展與太空能力建設、防空及導彈防御系統、海上與沿海安全體系、邊境安全和陸軍現代化、信息和通信體統升級五個領域。
根據協議,美國將向沙特提供來自十多家美國國防業公司的先進作戰裝備,包括C-130運輸機、導彈和雷達系統等。這當中,沙特一直希望采購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戰機無疑是備受關注的焦點。沙特置身于復雜的中東安全大環境下,F-35不僅象征軍事實力,還能體現其與美國緊密的戰略伙伴關系。當然,沙特要想采購這款戰機,難度是相當大,根據美國法律,對中東國家的軍售必須確保以色列保有對相應國家的技術和作戰優勢。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 牛新春:
美國在中東軍售奉行質量優先原則,即賣給該地區其他國家的武器質量不得超過以色列。以色列早已從美購得F-35戰斗機,并用于對敘利亞、伊朗及也門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這使其擁有顯著軍事優勢,美國自然不愿他國挑戰以色列的這一優勢。
重塑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也是特朗普訪問沙特的重點,5月14日,特朗普在利雅得與敘利亞政權領導人艾哈邁德·色拉進行了會面,這是美國總統和敘利亞政權領導人25年來的首次會晤。有分析認為,這是特朗普送給沙特的“政治回報”,眾所周知,沙特希望將敘利亞新政府拉入以其為首的陣營當中,加重與伊朗之間的博弈籌碼,從而在復雜多變的局勢下,樹立自己在中東的戰略主導地位。這也是特朗普在此訪當中積極配合,宣布全面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的原因。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 張國慶:
過去俄羅斯在敘利亞影響力最大,但政權更迭后,美俄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格局生變。當前有三個關鍵問題值得關注:一是美國能否將俄羅斯擠出敘利亞;二是敘利亞重啟后如何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三是美國是否會完全撤出敘利亞,畢竟其多年來一直偷采敘利亞的石油,未來是否繼續也是一個問號。
Part.
3
卡塔爾是特朗普中東之行的第二站,5月14日,特朗普抵達多哈,與卡塔爾埃米爾塔米姆進行了會晤。特朗普表示,他與塔米姆圍繞俄烏沖突、伊核談判等地區和國際熱點問題進行了會談。作為被CNN稱為“與美國安全關系最正式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卡塔爾一直希望成為美國調節俄烏沖突、巴以沖突以及“美伊核問題”的關鍵樞紐,從而在全球外交中博取大國地位。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 張國慶:
卡塔爾在中東獨具特色,雖國小卻在軍事及國際事務中影響力漸增。美國在卡塔爾利益深厚:其一,美國在此設有最大空軍基地;其二,卡塔爾是美國軍售大主顧,過去十多年間,與美武器交易占比頗高;其三,美國看重卡塔爾在國際事務斡旋中的價值,如今卡塔爾在巴以沖突、美國敘利亞政策及美伊關系等關鍵問題上扮演重要斡旋角色。這對卡塔爾自身發展和美國利益而言,都是雙贏之舉。
與沙特相同,卡塔爾也為特朗普準備了豐富的“大禮包”。美國白宮14日發表聲明說,美國與卡塔爾當天簽署了一項協議,預計將產生至少1.2萬億美元的經濟交流,包括向卡塔爾航空公司出售波音飛機和通用電氣航空發動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特朗普出訪前,有消息說卡塔爾將向特朗普贈送一架價值4億美元的波音747-8型客機,該飛機將在改裝后,替代特朗普的“空軍一號”專機。此前,特朗普曾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機場參觀了這架飛機,并向周圍的人吹噓這架飛機的豪華。卡塔爾首相穆罕默德在接受CNN采訪時表示,贈送飛機的行為是一項單純的政府間行為,而非向特朗普個人贈禮。
區域安全一直是美國在中東布局的重點,本次卡塔爾從美國購買了包括價值近20億美元的MQ-9B武裝無人機以及價值約10億美元的反無人機武器系統等。而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是美軍駐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之一,也是美在中東的軍事核心樞紐。2024年,美卡簽署的10年基地使用權協議進一步鞏固了兩國軍事合作。本次,美國和卡塔爾簽署了一份意向聲明,以進一步加強安全伙伴關系,列出了超過380億美元的潛在投資,包括對烏代德空軍基地的支持以及與防空和海上安全相關的國防能力建設。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 牛新春:
美國媒體常以“不可替代”形容卡塔爾的軍事地位。美國若要對敘利亞、伊拉克或伊朗進行空中干預,卡塔爾的空軍基地至關重要。美國在中東的軍事行動多以空中打擊為主,少有地面部隊出動,而空中打擊既依賴航母,也依賴陸上空軍基地,后者更是優先之選。因此,美國在中東的軍事行動離不開卡塔爾的軍事基地。
Part.
4
阿聯酋是特朗普中東行的最后一站,5月15日晚,特朗普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參加了該國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為他舉辦的國宴,當他走過歡迎隊伍時,兩邊站滿了身穿白色長袍,頭戴金色發冠,脖子上掛著閃閃發光項鏈的女孩,她們手持兩國國旗與特朗普招手互動,緊接著,數十位阿聯酋的年輕女性為他獻上了“甩發舞”,她們穿著傳統服裝站在過道兩邊,隨著音樂甩起濃密且超長的黑發。在阿聯酋文化中,甩發是女性舞蹈中常見的動作,象征喜悅和對客人的歡迎。
在隨后的會晤中,特朗普表示將加強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關系,并宣布與阿聯酋達成總額超過2000億美元的協議,兩國還同意深化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阿聯酋的主要訴求是希望尋求全球AI的主導地位。
2025年3月,阿聯酋宣布了一項為期10年的1.4萬億美元的投資計劃,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半導體、制造和能源。但去年拜登下令收緊美國對人工智能的出口限制,以防先進技術落入中國等外國手中,這導致阿聯酋也面臨這一限制,因此阿聯酋希望借助本次特朗普到訪,與美國協商有關政令取消事宜。此前有消息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允許阿聯酋進口超過100萬顆英偉達先進芯片的協議,其數量遠超拜登時代人工智能芯片法規的限制。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 張國慶:
美國芯片庫存量龐大,鑒于芯片更新換代迅速,大量庫存若不及時出手,十年八年后恐將貶值。因此,美國急于在全球尋找能替代中國市場的買家,以消化庫存。中東地區資金雄厚,且對芯片需求重視,自然成為其目標。
本次中東行,讓外界大跌眼鏡的是作為美國的堅定盟友,以色列并不在行程中,在第一總統任期,特朗普的首次海外訪問目的地包括沙特和以色列。根據以色列媒體消息,特朗普近期私下對以色列政府的做法表示了失望,他認為以總理內塔尼亞胡正在操縱他,從而促使他切斷了與內塔尼亞胡之間的聯絡。此前,美國在未通知以色列的情況下,突然宣布與也門胡塞武裝停火,引發了以色列方面的震驚,而美伊之間的談判也讓以色列感到被冷落。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 牛新春:
訪以肯定會談及伊朗、加沙及敘以土三方競爭等棘手問題,均非短期內能解決;且近月來,以美在加沙停火、伊朗問題、敘利亞局勢及也門胡塞武裝處理上分歧加劇,故其不愿成行。面對媒體“是否遭內塔尼亞胡裹挾”的質問,他或許也想借此彰顯誰才是最后的決定者。
近期,美國與伊朗的第四輪核問題談判在阿曼舉行,美伊核談判在整個中東地區一直是一個十分重要且敏感的議題,因為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敵對關系,外界懷疑如果美伊達成協議,可能將限制以色列對伊朗的回應。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 張國慶:
美伊關系進展及突破程度,不會影響美以關系的穩固。畢竟美以關系堅如磐石,以色列對美國滲透極深,美國已被以色列利益集團深度把控,不可能與以色列徹底翻臉。
特朗普第一任期首次出訪中東后,地區局勢陷入緊張和動蕩之中。現在的中東地緣政治關系更為復雜,更大的動蕩和秩序重構可能性并存。本次特朗普的中東行接下來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讓人們拭目以待。
特朗普的交易型外交政策在這次中東之行中轉化成了利益。有分析說,這不僅關乎美國的戰略、經濟利益,也與特朗普及其家族的切實利益密切相聯。而特朗普中東政策的變化,令多方擔憂,地區原本的平衡由此打破,恐怕帶來新的動蕩。
制片人:何冀寧
編導:張萌
編輯:王津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