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新華社分別刊發文章,強調“中央八項規定是鐵規矩、硬杠杠,必須一刻不松、寸步不讓”“中央八項規定是改進作風的切入口和動員令,更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沒有休止符。當前,“四風”反彈回潮的風險猶在,風腐交織現象較為突出,要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將作風建設作為鞏固執政根基的持久戰略工程。
「破除作風沉疴」
學調研之道,破“浮假懸空”之弊——
中央八項規定首條強調“改進調查研究”,要求“深入了解真實情況”。
新形勢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所變異、有所抬頭:“遙感式”調研滿足于看材料、聽匯報,以“指尖劃過”代替“腳板粘泥”;“盆景式”調研精心策劃路線、篩選對象,只見“亮點”,不見“堵點”……
要深學關于調查研究“深、實、細、準、效”五字訣,真學“四下基層”優良傳統,研學“解剖麻雀”的科學方法,辨別“數字噪音”、穿透“數據美顏”,杜絕“調而不研”“研而不決”。
學減負之法,破“隱形包袱”之縛——
中央八項規定要求精簡會議簡報、切實改進會風文風,一個重要目的是為基層減負松綁,提高工作效能。
新形勢下,“文山會海”有所變異、有所抬頭:“指尖上的文件”讓政務App、工作群成為新的負擔,“屏幕上的會議”擠占基層落實時間……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基層減負的重要指示,不僅要控制顯性的文件、會議數量,更要優化工作流程,整合數據平臺,完善交辦、督辦、考核機制,切實為基層賦能增效。
學用權之規,破“特權思想”之根——
中央八項規定對出訪活動、警衛工作、新聞報道、文稿發表等作出明確規范,劍指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這一病根。
近年來,高調的特權行為明顯減少,但變相的特權思維仍需警惕。如在職務消費、公務用車等方面打“擦邊球”,退休后違規享受特殊待遇等。
要重點聚焦實施細則和具體規范,防止在細節上“跑冒滴漏”,并結合典型案例剖析,明確底線和紅線,不斷強化公仆意識、規矩意識。
學廉潔之要,破“風腐交織”之患——
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規定”,這是鞏固執政基礎的生命線。
面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隱形變異,必須增強預見性、針對性,洞察“不吃公款吃老板”“化整為零規避監管”等新手法,辨識“電子紅包”“虛擬貨幣支付”等新手段,抵制通過民間借貸獲取大額回報等新腐敗。
要重點學習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把握各種“隱身衣”“障眼法”的本質和危害,并通過加強警示教育,揭示從作風問題演變為腐敗問題的軌跡和規律,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注重系統施策」
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既是政治任務,更是能力考驗,要求黨員干部在學思踐悟中校準政治方向、在知行合一中錘煉作風擔當、在攻堅克難中踐行初心使命。為此,有必要堅持系統思維,一體推進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確保學有方向、查有重點、改有實效。
一要擰思想總開關,把“方向之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習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解決“為什么學”的思想認識問題,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要堅決摒棄過關心態、應付思想,破除“影響發展論”“小節無害論”等錯誤認識。
二要發揮頭雁效應,挖“病灶之源”。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領導干部要發揮頭雁效應,找準病灶,動真碰硬,深挖細查,帶頭示范學、查、改。同時,在疏通傳統監督渠道堵點基礎上,善用大數據技術構建“線上+線下”立體監督網絡,完善問題、責任、整改“三張清單”制度,確保問題查得準、責任落得實、整改見真章。
三要打糾樹組合拳,建“學用閉環”。
“學”為“做”奠基,“查”為“改”鋪路。通過對隱形變異、反復出現和群眾呼聲強烈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讓“學”往深里走、“改”往實里做、“樹”往心里去,打好糾治“四風”、樹立新風的組合拳。
在此基礎上,注重標本兼治,夯實與優化“三新機制”:一是群眾參與監督的新機制,通過“隨手拍”“碼上評”等拓寬監督渠道;二是以問題糾錯推動制度完善,從“解決一個問題”上升為“解決一類問題”;三是以預警新機制捕捉早期信號,推動風腐同查、同治、同辦。
(作者:上海政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毛軍權)
原標題:《高調的特權行為明顯減少,但變相的特權思維仍需警惕》
欄目主編:王珍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毛軍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