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巴基斯坦空軍用殲-10CE戰機在預警機與北斗衛星的協同下,以霹靂-15E導彈擊落印度三架"陣風"戰機,這場戰役撕碎了西方武器不可戰勝的神話;當DeepSeek用550萬美元訓練成本復現美國耗費數十億美元研發的AI模型,這場跨越物理與數字空間的博弈,正在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全球軍事與AI競賽已進入中美"雙寡頭時代"。
在克什米爾沖突中,從衛星導航、數據鏈通信到智能彈藥的全鏈條自主化能力,全球唯中美兩國具備完整生態。這種“偵-控-打-評”閉環,背后是47個國家實驗室、3000家軍工企業的技術沉淀,更是20年持續投入的戰略定力。
AI領域的博弈同樣呈現結構性分野。美國依托英偉達CUDA生態構建技術壁壘,但H20芯片經多次"閹割"后性能僅為原版20%,這反而催生中國昇騰芯片國產化率突破。DeepSeek模型在代碼生成任務中解決能力躍升67個百分點,訓練成本僅為美國同類3%,這種"效率創新"正在顛覆硅谷的資本游戲規則。
但美國并不會輕言放棄,甚至為維持霸權已陷入“戰略瘋狂”,通過一系列圍堵與反制,美國正在AI競爭的決勝階段落下“科技鐵幕”。首先是,5月13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新規,對華為昇騰芯片實施全球禁運,企圖扼殺中國算力根基;其次是生態綁架,美計劃7月起放行H20芯片實為“糖衣毒藥”,用兼容性陷阱延緩國產替代進程。
面對圍堵,現階段我們不能退縮,反而更要體現出軍工人那般的戰略定力。華為的創新回應就是最好的體現。就在4月中,華為云推出了CloudMatrix 384超節點,通過芯片、算法等多方面的協同優化,實現了算力的大飛躍。CloudMatrix 384超節點具備“高密”“高速”“高效”的特點,在算力、互聯帶寬、內存帶寬等方面都做到了全面領先。像硅基流動上線基于此的DeepSeek - R1,實測性能比肩英偉達,表現不俗。
據了解,今天5月16日,也是華為被制裁的第六個年頭,華為昇騰AI云服務還將發布基于CloudMatrix 384超節點的算力底座、資源調度、推理服務和集群可靠等四大方面升級,通過全面的架構創新,在算力利用率、算力可用度、推理吞吐率、故障感知等方面形成國產優勢。
面對完全能自主且性能不亞于美國的算力環境,我們的企業其實大可不必選擇多次閹割的H20芯片,中國企業不僅要警惕H20芯片的“溫水煮青蛙”效應,更應抱團全面轉向昇騰、寒武紀、海光等國產算力平臺;同時也應加速建設自主AI框架(如昇思MindSpore)、算子庫與開發者社區,打破CUDA生態壟斷。
歷史早已證明,封鎖只會加速中國創新,每一次圍堵都成為技術躍升的跳板。只有保持戰略定力,才能贏得最終“決勝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