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會現場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石文君 北京攝影報道
“很高興!很開心!很激動!”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的全國自強模范們說道。
5月16日,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對殘疾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全國自強模范和助殘先進的榜樣引領作用,在全社會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營造扶殘助殘良好社會風尚,當天下午,由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殘聯舉辦的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在京舉行。受到表彰的200名全國自強模范、200個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和60名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出席報告會,7位全國自強模范、1位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作報告。
自強自立,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扶殘濟困,是中華兒女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F場受訪的全國自強模范們表示,將以此次表彰為新起點,繼續深耕殘疾人事業,弘揚自強精神,傳遞榜樣力量。
將自強精神灑向每個角落
報告會現場
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按摩項目冠軍王俊、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文本處理項目冠軍陳良杰、巴黎殘奧會中國射箭項目首金獲得者陳敏儀、武漢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黃鶯、江西吉安革命老區鄉村醫生陳桂平、江蘇東臺特殊教育教師李康、云南民族服飾工藝品創業者此路恒、重慶市公安局沙坪壩區分局紅巖派出所教導員何巧等8名全國自強模范和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代表,以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情感,生動講述了各自在不同領域拼搏奮斗、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
他們有的在體育賽場為國爭光,有的在技術創新中突破自我,有的在特教崗位默默耕耘,有的在學術領域勇攀高峰,有的扎根農村帶領鄉親們增收致富,還有的在基層守護聽障群眾的一方平安。
這些動人事跡,不僅展現了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更折射出社會文明進步的溫暖底色,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全國自強模范、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新圩鎮新圩村衛生所鄉村醫生陳桂平
扎根鄉村一線29年的獨臂村醫陳桂平,用專業的醫術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累計接診和救治20余萬人次,是鄉親們隨叫隨到的“120”,牢牢守護著井岡山腳下村民們的生命健康?!俺跣暮头瞰I,是支持我走到現在的動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希望有千千萬萬個陳桂平,把自強精神灑向祖國的每一個角落,回去后我要繼續努力,做一名更加稱職的鄉村醫生,自強模范對我來說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村民們會更加信任我,我更要做好本職工作,守護他們的健康?!标惞鹌皆诮邮堋度A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電子科技大學生命學院教授徐鵬
在科技助殘領域,電子科技大學徐鵬教授及其團隊持續為心智障礙群體的診斷和康復保駕護航,徐鵬教授團隊利用腦電網絡分析技術,發展出首個“孤獨癥腦機輔助診斷系統”,診斷準確率超過90%。“每當我做完助殘產品報告的時候,我看到了很多殘疾人朋友投來更多期待的眼神,我就認為我們做得還不夠?!毙禊i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回去之后將和團隊繼續努力研究,把更多科技成果應用于扶殘助殘領域,為殘疾人提供切實有效的產品。
90后榜樣詮釋自強精神的青春樣本
陳敏儀和黃鶯,作為90后青年典范,她們以各自的人生經歷,為“自強精神”注入了極具時代特征的青春注腳。她們的故事不僅是個體突破生理局限的奮斗史,更是新一代青年重新定義自強價值的實踐樣本。
全國自強模范、武漢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黃鶯
兩歲時因高燒失明的黃鶯,以“融合教育”為支點,撬動了社會對殘障群體教育公平的深層思考。從寧夏首位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到新媒體時代殘健融合的倡導者,她用十年時間從“特殊”走向“融合”,從“受助者”成長為“助人者”,將“融合”的光芒灑向更遠的方向。
“自強并不意味著任何事情都必須自己完成,而是當下的環境給予了合理便利條件或者無障礙的支持之后,我們能夠按照自己的目標去實現夢想。遇到困難不退縮,積極想辦法解決,這就是自強精神的內核?!秉S鶯說道。
全國自強模范、廣東省東莞市殘疾人體育訓練中心運動員、巴黎殘奧會中國射箭項目首金獲得者陳敏儀
在運動領域,輪椅射箭運動員陳敏儀在一次次的拉力訓練中,找到了自強精神和體育精神的契合點,她曾在東京、巴黎兩屆殘奧會上,奪得4枚金牌,兩次打破殘奧會紀錄。
“自強精神就是要不斷挑戰自我。”為了站在殘奧會賽場,陳敏儀將每天的訓練時間從6小時增加到8小時。她使用的弓有30多斤重,每天的拉力訓練,就像把30多斤的水桶提100多次。而要沖擊冠軍,難度相當于50米之外射中一粒米。
“自強精神和體育精神的共同點就是,需要自強不息地努力奮斗,奮勇直前,不要放棄。”陳敏儀堅定地對記者說道。
陳敏儀把個人夢想融入體育強國建設,不僅激勵著殘障群體突破身體邊界,更向全社會傳遞出“無奮斗不青春”的價值共識。
當自強精神與90后青年的“勇敢”“創新”等基因深度融合,其迸發的能量不僅照亮了殘障群體的前行之路,更成為了“一個都不能少”的生動印證。
據悉,首場報告會后,報告團成員將赴北京、天津、福建、湖南、陜西、寧夏等6個省(區、市)開展巡回宣講,進一步發揮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和典型示范作用,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風尚,為推動殘疾人事業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全面發展凝心聚力。
責任編輯:周南 主編:文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