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自強模范、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新圩鎮新圩村衛生所鄉村醫生 陳桂平
編者按:5月16日,由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舉辦的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在京舉行。共8名全國自強模范和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代表走上演講臺,講述他們奮斗逐夢、擔當奉獻的故事。這些感人至深的事跡,生動描繪出新時代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彰顯了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矚目成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道
陳桂平,一名來自江西吉安新圩鎮新圩村的獨臂村醫。從1996年背起藥箱,他騎壞了16輛自行車,騎行超過12萬公里,穿梭在鄉間小路上行醫,今年已經是第29個年頭。
陳桂平出生于1977年,3歲時,一場火災帶走了他的右臂。在那個醫療條件有限的年代,因為救治不及時,陳桂平永遠失去了右手握筆的機會。
12歲時,疼愛他的姑父因病去世,享年不過四十來歲。從那時起,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名醫生,絕不讓身邊再出現這樣的悲劇。
然而,陳桂平的學醫之路非常艱難。初中畢業后,父親帶他去一所衛校求學。面對校長“你一只手怎么打針?以后遇到急救的病人怎么搶救”的質疑,那一刻,他心里充滿了失望與恐懼,陳桂平以為自己的學醫夢就要破滅了。
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時候,得到了上天的眷顧,陳桂平在報紙上看到南昌一所新建衛校招生的消息,讓他再次燃起了希望。于是家人向親友東拼西湊,借了3000塊錢,幫助他踏上求學之路。當衛校老師看到陳桂平背著草席、眼里滿是求學渴望出現在校門口時,或許是被陳桂平的執著打動,最終收下了他。
經過兩年刻苦的理論學習,到了實習階段,可病人看到陳桂平單手打針很是顧慮,為了攻下這個難題,他買來針頭和注射器,一直反復在自己的手臂、臀部、腳背上練習,就連父母和弟弟妹妹也被他說動,同意在他們身上繼續試驗練習。經過無數次的努力,陳桂平終于熟練地掌握了單手打針換藥等各種醫療技術。當鄉親們說出“小陳打針打得一點都不痛啊”,陳桂平知道這份信任里,藏著多少包容與鼓勵。
1996年,陳桂平通過考試正式成為一名鄉村醫生,并開辦了新圩村衛生所。此后,凌晨為發燒的孩子退熱、爭分奪秒搶救突發心梗的病人、為孤寡老人端屎端尿……這一切都成了家常便飯,這些年來,他進過百家門,吃過百家飯,上至百歲老人,下至三歲孩童,沒有陳桂平不認識的,同時,誰有高血壓、誰有糖尿病,陳桂平也都一清二楚,在他腦海里已經有2000多個活病歷本。
據記者了解,29年來,陳桂平累計接診和救治20余萬人次,為困難群眾和孤殘老人減免醫藥費超過30萬元,還資助困難學生260人,資助金額達15萬余元,其中,被資助的孩子中就有不少選擇了學醫。
未來,陳桂平將繼續守在農村,行好醫、做好事,也盼著更多年輕醫生扎根基層,和他一起當好鄉親們健康的“守門人”!
責任編輯:周南 主編:文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