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感動甘肅·隴人驕子”提名獎獲得者
(一)集體(1個)
酒泉市瓜州縣消防救援大隊合影
酒泉市瓜州縣消防救援大隊
酒泉市瓜州縣消防救援大隊成立于1991年,是扎根在瓜州縣的一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2024年2月17日,連霍高速因暴雪封閉,2.5萬名旅客滯留瓜州。大隊全體指戰員第一時間調派消防車前往縣城上路巡邏,將有食宿需求的人員引導至大隊營區,并開放大隊室內訓練館、公寓樓、戰斗班、消防員宿舍等處,安置260余名老幼病困群眾。此次救援中,大隊累計接待群眾咨詢800余人次,妥善安置哺乳期母親5人、殘障人士11人、65歲以上老人27人。他們的救援事跡被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報道,展現了新時代消防救援隊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責任擔當。大隊曾被公安部評為全國“清剿火患”戰役“成績突出公安消防大隊”,2019年被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大隊”;2024年被甘肅省總工會授予“甘肅省工人先鋒號”稱號。
(二)個人(8名)
梁倩娟
梁倩娟 女,漢族,39歲,中共黨員,隴南市徽縣隴上莊園網店店主
她返鄉創業,通過開設網店、拍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方式,幫助大山深處的農民賣出價值3000多萬元的農特產品,帶動600多戶農戶增收致富。近幾年,她將銷售模式從傳統電商逐漸轉變為與短視頻、直播帶貨相融合的方式,成為一名助農主播,先后開展200多場帶貨直播,不僅幫助農產品走出大山,還充分展示了當地的風土人情、自然風光,以及農產品生長背后的故事,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她把自己掌握的電商知識和開網店的經驗無私分享給大家,她的公司常年吸納家庭留守婦女就業,并對接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代銷代幫。
她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農民工”“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鐵根全
鐵根全 男,漢族,51歲,中共黨員,金川集團鎳鈷有限公司鎳冶煉廠鎳電解三車間綜合班班長
自參加工作以來,他以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投身于日常的檢修及技術創新工作中。針對電積鎳產品產量、質量提升存在的關鍵技術難題和設備缺陷,他帶領團隊自主研發出100多項成果,個人獲得專利16項。他帶領的創新團隊完成的《提升電積鎳品級率》QC小組活動成果,連續三年榮獲全國有色行業、全國優秀QC小組一等獎榮譽稱號。發明的“自制往復泵管道緩沖裝置”“聯軸器機封拆除裝置”等40余項技術革新成果在現場得到應用,年均節約備件和檢修費用340余萬元。
他所領銜的“鐵根全勞模創新工作室”和所帶領的班組先后獲得多項全國和全省榮譽,本人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機械冶金建材行業工匠”“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甘肅省“技術能手”“首屆工人發明家”“隴原工匠”等稱號。
杜志虎
杜志虎 男,漢族,59歲,中共黨員,國網民勤縣供電公司發展建設部倉儲班班員
15年軍旅生涯鍛造出他鋼鐵般的意志,25年電力崗位磨礪出他的工匠精神。他是群眾眼中的“愛心電工”,建立“臺區客戶微信群”,24小時在線解答用電問題,制定“特殊用戶關懷清單”,為32戶孤寡老人、殘疾人提供上門辦電、代繳電費等服務。18年來,即使在全家開銷只靠他一人支撐的情況下,他也依然堅持公益。先后成立“小螞蟻愛心團隊”“杜志虎‘電’滴愛心”志愿服務隊,被命名為“甘肅好人”杜志虎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
截至目前,幫助困難殘疾人家庭40多戶,幫助孤寡老人、孤兒、殘疾兒童、退伍老兵等困難群眾110多人,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0余萬元。開展“春耕助農”“陽光助殘”等活動25場,惠及群眾1500余人。他先后榮獲“第八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省助殘先進個人”等榮譽。
武正全
武正全 男,漢族,53歲,中共黨員,天水市麥積區新民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從1990年開始,他一直從事蘋果種植及銷售工作。2001年,他流轉60多畝土地,率先開展花牛蘋果規模化種植。他創立花牛蘋果協會,手把手教村民種植蘋果,籌劃創建花牛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組織果農入股。在他的示范帶領下,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果樹種植規模達15余萬畝。他先后培訓果農和周邊群眾1.3萬多人次,培養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170多人,每年吸納周邊農村富余勞動力、返鄉農民工上山務工1.5萬余人次,年增加務工收入400多萬元。他創辦的麥積區新民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2012年被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業合作社示范社”。
個人先后獲得“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甘肅省勞動模范”“甘肅青年五四獎章”“甘肅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致富帶頭人”“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許茂俊
許茂俊 男,漢族,60歲,群眾,張掖市高臺縣新壩鎮西上村八社村民
他27年如一日,只身扎根海拔4400多米的祁連山腹地,默默看守著由先輩們留下的新壩鎮紅崖子灌區紅塘引水渠,有力保障了新壩鎮石灰關河系7個村2800人的飲水、1.8萬多畝耕地和林草地的灌溉,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塘長”。夏季防汛期,他頂風冒雨日夜巡查;冬季大雪封山,天寒地凍,他仍堅持作業。
他的先進事跡在央視網、中國水利報及各類媒體報道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以他的先進事跡為題材制作的紀錄片《天邊的紅塘》獲得甘肅省微電影、網絡劇大賽二等獎。他先后入選“甘肅好人”“中國好人榜”。
衛旭東
衛旭東 男,漢族,50歲,中共黨員,甘肅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兼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一病區主任
他2007年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后,毅然回到家鄉,傾自己所學,為家鄉醫療衛生事業作貢獻。他率先在甘肅省內開展喉癌保全喉功能手術,包括喉癌的二氧化碳激光手術及等離子喉部分切除手術,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積極開展眩暈的臨床研究,成立了甘肅省第一家眩暈病專病門診,并連續六年舉辦甘肅省眩暈診治論壇,推動甘肅省眩暈疾病治療的規范化、專業化;他積極開展喉癌的基礎研究,20年來聚焦喉癌腫瘤干細胞的基礎研究,已發表文章7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5篇,完成及主持國家級、省市級課題20余項,相關研究獲省部級科技獎4項。
他先后獲得“甘肅省領軍人才”“甘肅省衛生健康行業骨干人才”“甘肅省優秀醫師”等榮譽稱號。
杜冬冬
杜冬冬 男,漢族,18歲,共青團員,隴南市文縣第二中學學生
2024年2月18日17時許,隴南市文縣碧口鎮一對父子在白龍江畔游玩時不慎落入水中,正在附近的杜冬冬聽到有人呼救,趕緊跑了過來。當時正值初春,江水寒冷刺骨,落水的父子都不會游泳,漸漸地無力掙扎。面對離岸4米、水深超3米的險境,杜冬冬迅速脫去外衣跳入江中,在湍流中拼死拖拽兩名落水者,最終在岸上群眾幫助下,3人全部安全上岸。
面對危難,他挺身而出,用生命救護生命,用見義勇為的實際行動譜寫了新時代青年學生勇敢擔當的青春篇章。他入選中央政法委發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見義勇為勇士榜”。
何 方
何 方 男,漢族,39歲,中共預備黨員,武威市天祝縣晨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蘭州市德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
長期扎根城鄉社區一線,致力服務于關愛“一老一小”、幫扶特殊困難群體、助力鄉村振興和創新社區治理。他在天祝藏族自治縣率先建成社會工作服務總站,打造“紅色社工驛站”服務品牌,累計服務群眾5萬余人次;建立“用腳步丈量民情”特殊困難群體動態服務模式,探索出具有民族地區特色的“12345”工作法,累計服務特殊困難群體843人次,開展公益項目100余個。在莊浪縣發展中蜂養殖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指導建立產業合作社3個,幫助100多名困難群眾實現脫貧,形成了“社會工作+特色產業+合作社示范+農戶自我發展+品牌打造”脫貧攻堅典型經驗。
他曾獲“中國最美社工”“全省優秀志愿者”“全省第一批社會工作督導人才”等榮譽。
來源:甘肅日報
編輯:周旦
審校:李筱
責任編輯:李祿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