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中方多次強調,中國在拉美地區的投資和合作完全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也不存在對抗或取代他國的意圖,這始終是中國開展國際合作的基本原則。但美國試圖在拉美推進軍事布局擴張,卻再將中國作為戰略托辭。
據美國《新聞周刊》16日報道,本周,美國南方司令部新任司令、海軍上將阿爾文·霍爾西(Alvin Holsey),在一場公開活動中“罕見”發聲稱,中國在拉丁美洲布局的太空基礎設施規模龐大,僅次于其本土,美方擔憂這些設施可能被用于所謂“軍事用途”。
借著炒作中國設施存在所謂“潛在軍事威脅”這一陳詞濫調,霍爾西順勢宣布美軍將在“未來幾周內”成立“南方太空司令部”的消息。據其介紹,作為美軍太空軍的分支之一,“美國南方太空部隊”將駐扎于亞利桑那州的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
為美軍這一軍事部署強行辯解,霍爾西拿中國當“擋箭牌”。他稱,“關鍵問題在于,中國在該地區擁有大量太空和地面基礎設施,我們的合作伙伴希望了解更多,我也希望掌握更多信息。”
據《新聞周刊》報道,霍爾西在講話中聲稱,中國在拉美5國布局了10個太空相關站點,這些站點的功能涵蓋太空目標監視與識別、遙測跟蹤與控制等對太空軍事行動至關重要的領域。
他煞有其事地表達所謂擔憂,“(中國在)該地區的太空和地面基建規模僅次于其本土。作為作戰指揮官,我必須思考這對未來意味著什么。”
美媒指出,當前,中美正圍繞通信、偵察和制導系統建設,在太空領域展開多層次競爭,這對未來潛在沖突具有深遠影響。
在這一背景下,霍爾西聲稱,中國視拉美為“未經開發的機遇之地”,正通過在該地區快速擴大影響力,對美國構成重大挑戰,尤其在經濟層面。他老調重彈稱,“中國仍是美國的長期戰略競爭對手,是‘步步進逼的威脅’(pacing threat),且正在‘設定戰場’。”
霍爾西還倒打一耙,稱北京對拉美地區的策略以經濟為驅動力,通過經濟手段獲取準入和影響力,并借機“脅迫”該地區的美國盟友接受“不利條件”。他張嘴就來,污蔑稱,“在這里,中國看到了不受制約的機會。”
對于美方針對中拉關系的此類抹黑言論,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巴西國際關系評論員蒂亞戈·諾加拉指出,所謂中國利用拉美領土從事“軍事用途”的說法毫無根據,反倒是美國在該地區運營的70多處軍事設施,并且這些設施均受美國南方司令部和美國國防部管轄。
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霍爾西(右)。烏拉圭《觀察家報》
據烏拉圭《觀察家報》報道,霍爾西是在周一(12日)于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召開的第十屆西半球年度安全會議上,發表了這番荒謬言論。
報道稱,拉美地區正日益成為中美地緣政治斗爭的中心。霍爾西以古巴、阿根廷、巴拿馬等為例,危言聳聽稱,他認為中國在該地區試圖借助基礎設施項目,為所謂“潛在軍事部署”開辟通道。
他還大放厥詞,稱中國在巴拿馬運河周邊及拉美地區日益增長的經濟和基礎設施影響力,增加了其在美洲部署軍事力量的可能性。
另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下屬電臺媒體WLRN報道,在這場以“確保美洲未來”為主題的安全會議上,除霍爾西外,還有一些發言者也在不遺余力渲染威脅,宣稱中國對西半球日益增長的經濟和外交“入侵”,可能會演變成所謂“軍事存在”。
但文章指出,一個可能讓這些人感到“沮喪”的事實是,當談及中國對美洲的影響力時,“美國的西半球伙伴們大多與華盛頓的意見并不一致。”
WLRN注意到,本周幾十名拉美國家領導人和高級官員訪問中國。
5月13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京隆重舉行。值得一提的是,巴西總統盧拉、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智利總統博里奇專程赴華與會,就深化與中方合作展開高層對話,展現出推動雙邊關系長遠發展的強烈意愿。
當地時間2025年5月13日,中國北京,巴西總統盧拉(右)與智利總統鮑里奇在中國CELAC論壇部長會議開幕式前聊天,準備合影。視覺中國
“(這些拉美領導人)并沒有避開中國。”WLRN強調道,“那里的大多數人仍然被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所吸引,因此他們很難像美國佬(gringos)那樣關心地緣政治的影響。”
而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僅下令大幅削減美國在該地區的發展援助,對圭亞那這樣的小國加征繁重關稅,甚至威脅可能動用軍事手段“奪取”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但這僅僅是因為在華盛頓缺位時,巴拿馬選擇與積極示好的北京合作而已”。
“美國驚訝地發現,在美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影響力競爭中,自己正處于追趕中國的境地。”WLRN認為,除非特朗普政府選擇與拉美國家合作,而非采取懲罰性政策,否則現狀難有改觀。
拉美問題專家,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王友明告訴觀察者網,談到中國與拉美的交往,美國往往在扮演一個干擾者的角色。美國歷來將拉美地區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以200多年前“門羅主義”的思維定式看待這一區域。
王友明表示,隨著中國在拉美地區影響力的持續擴大,美國政界一些核心人士的不安情緒正在加劇。這種心態本質上是“門羅主義”的延續,美方不斷施壓拉美國家,要求其“提高警惕”,聲稱中國在該地區的合作可能"夾帶"軍事或政治意圖。此類抹黑言論和污名化行為也隨之甚囂塵上。
“但拉美各國不是任何國家的‘后院’,是一個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拉美的命運應由拉美人自己主宰。”
當前拉美政治生態呈現出以左翼和中左翼力量為主導的基本格局。近年來拉美各國的自主意識顯著增強,拉美國家正在推行更加多元化的外交政策,積極在全球范圍內構建戰略伙伴關系。這種政治生態的演變,必然導致其對外戰略和外交政策作出相應調整。
王友明指出,拉美國家心知肚明,中國的投資完全符合拉美國家的發展需求,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該地區存在巨大資金缺口。正因如此,拉美國家普遍歡迎中國投資。
目前,已有二十多個拉美國家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哥倫比亞成為最新一個簽署該倡議的拉美國家。智利、秘魯等五個國家與中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更有一些國家在簽署備忘錄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了合作規劃。這些事實都充分證明,中國的投資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是完全透明、正常的經貿合作。
5月13日,中拉論壇發布《北京宣言》成果文件,展現中拉雙方在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方面的堅定決心。
“《北京宣言》將載入史冊,取代‘華盛頓共識’。”巴西最大新聞門戶網站“Brasil 247”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里奧納多·阿圖奇指出,這份由中國和拉美及加勒比地區33個國家共同起草的文件,象征著對“華盛頓共識”的歷史性告別。長期以來,所謂“華盛頓共識”向拉美國家強加了一整套排他性的經濟政策體系,完全服從于帝國的利益。
他指出,與強加改革、削減權利、私有化換投資的“華盛頓共識”不同,中國只講合作、尊重、伙伴。正因如此,《北京宣言》必將成為21世紀拉美經濟外交新指南。
里奧納多寫道,“正如中方所說,門羅主義的時代已經結束。拉美終將書寫一個掌握自身命運、重獲主體地位的新篇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