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至11日,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對其他國家而言,這一次會談無疑是舉世矚目的。
這場被外界視作未來全球經濟“關鍵轉折點”的談判,最終以“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的基調落幕。
除此之外,本次聯合聲明中七個字,更是一度成為全球輿論關注的焦點。
為何本次會談被全世界如此看重,而會談結束后中美的表述向世界釋放了何種經濟信號?
一、為何這七個字如此重要?
作為地球上最為龐大的兩個經濟實體,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已經開始對全球各個行業產生沖擊了。
因而世界對這次會談如此看重也是自然而然的,畢竟現在很難有什么行業能夠做到完全繞開中美兩國了。
與此前特朗普的口說無憑不同,這一次會談則是中美雙方外交人士進行的實質性磋商。
從歷史經驗看,中美經貿談判的官方表述往往謹慎且留有余地,但是這次卻罕見地使用了“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七個字。
而此次“實質性進展”的表述,結合會談達成的三項核心共識,某種程度上回應了國際社會對中美關系“脫鉤”風險的擔憂。
對冷戰后的世界而言,對立顯然是不如合作共贏能帶來更大的利益,中美本次公開會談,也為全球經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畢竟中美兩大經濟實體一旦對立,對其他國家而言,選擇一方都意味著放棄另一方的巨大市場。
與此前美國強硬的態度不同,本次公開會談某種程度上也是特朗普對其強硬關稅政策的一種讓步。
或許特朗普政府的宣傳中依舊會把這次會談宣傳成我們的一種讓步,但是這不影響這次會談是本次關稅戰中我們取得的又一實質性成果。
畢竟特朗普的宣傳再怎么說,在會談前的關稅戰爭既沒有讓制造業重新回流美國,也沒有讓我們失去世界工廠的位置。
結合現況來看,唐納德政府口中的關稅戰戰略目標,可謂是一個都沒有達成。
不僅如此,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看到了美國政府在關稅戰中的軟弱性和不可持續性,這無疑是對美國金融霸權的一種動搖。
這一成果的取得源于兩大因素,一是中美雙方因高關稅反制導致的立竿見影的損失。
對美國而言,我們此次在關稅戰爭中的反應顯然是讓他們始料未及的,許多企業完全沒有做好應對我們反制措施的預案。
以戴爾為例,戴爾公司諸多業務和生產線依賴中國出口的原材料,本次關稅戰中直接讓這家電腦巨頭企業蒸發了數億美元的數值。
類似的例子在本次關稅戰爭中屢見不鮮,其中也不乏大量企業是特朗普背后的政治金主。
對美國總統而言,決策背離選出他的選民不算大事,但是得罪了背后的金主財團將導致的結果不言而喻。
二是在數月的新關稅戰中,不論是特朗普的幕僚團隊亦或是美國諸多制造業本身,都意識到了美國國內工業回流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
特朗普本次關稅戰的一大目的在于其宣傳的讓制造業重回美國,其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征如此高額關稅,就是為了保護國內制造業產品的競爭力。
然而特朗普卻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當下美國大量工業原料來自于進口,貿然脫鉤反而是拔掉了國內制造業的輸氧管。
對美國而言,若不坐下來和我們好好談談,那么關稅戰持續的成本將會是特朗普政府和美國普通民眾都無法承受的。
二、 解碼會談的三重關鍵詞
不論美國政府小算盤是怎么打得,對我們而言,只要能讓兩國貿易回歸常態化,我們就能拿出坦誠的態度和對方談判。
事實上,“坦誠”一詞在聯合聲明中被反復強調,本次會議中我們也確實做到了和美方“該聊的都聊了”。
在會議中,我方代表和美方代表就包括對雙方對等關稅的批判,以及美方對中國市場準入進行了詳談。
雖然具體內容依舊沒有公開,但是兩國這種直面矛盾的姿態,打破了此前雙方隔空喊話的僵局。
除了“坦誠”之外,會談中對氛圍的描述同樣使用到了“深入”這一詞匯,說明了本次會談使用了量化數據而非空談。
熟悉特朗普發言的人都知道,這位總統先生早已告別了傳統的技術性官僚團隊,更傾向于用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做政治決斷。
從這次關稅戰爭中特朗普政府對各國征收的關稅數值來看,這位總統及其團隊對數字的不敏感可謂是躍然紙上。
會談報道中采用了“深入”一詞,說明對方罕見地意識到了自己政策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愿意參與本次中美會談地重要原因之一,這種基于事實的討論,為后續技術性磋商奠定了基礎。
此外在對這次會議氛圍的描述中,我們罕見地使用了“建設性”這一詞匯。
“建設性”的核心在于雙方對成果的認可,這在中美雙方的各種會議中可并不常見。
盡管在未來中美雙方彼此的摩擦肯定不會少,但是就關稅戰爭這場席卷全球經濟的災難而言,人們總算看到了結束的兆頭。
三、我們取得勝利了嗎?
對全世界而言,規模最為龐大的兩個經濟體大打出手,那么最終結局就是大家日子都不太好過。
這次訪談的結果在全世界的角度上來看,自然是好事一樁,畢竟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沒有什么比能夠踏實做生意賺錢更重要了。
但是這就意味著美國向我們低頭,我們在這次關稅摩擦沖突中取得階段性勝利了嗎?
事實上這一次訪談不論是對我們亦或是對唐納德政府而言,離摩擦結束都還遠著呢。
或許全世界可以長舒一口氣了,但是我們和特朗普以及其統治之下的美國之間的競爭,還遠未到熄火之時。
原因不難理解,讓我們先思考一下,為何特朗普政府會如此大張旗鼓地發動新一輪關稅戰爭。
盡管表面上的理由是讓制造業回流美國,其根本目的還是在于維護美國當前世界霸權,遏制我們國力的繼續提升。
作為當前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這個國家能夠領先于世界最大的兩個原因,一個是在于其超強的軍事實力,另一個則在于其全球化金融核心地位。
自冷戰結束后,美國的軍事實力就是全球獨一檔的存在,強大的軍隊使其在世界范圍內有著極大的話語權。
即便是在21世紀的今天,全世界都鮮有能媲美海灣戰爭時期美國戰斗力的軍事實體。
然而隨著我國各類裝備的更新換代,以及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提升,兩國之間的軍事實力已經在肉眼可見地拉近了。
并且隨著美國去工業化導致產能不可逆的跌落,在裝備更新換代的速度上甚至要落后于我們。
當下的美國,已經全然沒有了當年世界第一軍事實體的傲氣,反而變得畏畏縮縮了。
原因無他,隨著我國體系化的建成,美國在軍事領域難以再次建立代差優勢。
或許從總體上來看,他們的軍事實力依舊遠高于我們,但是兩邊再也不是那種碾壓式的差距了。
現在的美國非常畏懼在軍事層面上與我們發生摩擦,原因就是一旦雙方發生交火,美軍天下無敵的傳說注定破滅。
這次巴以沖突我們的出口武器擊毀了印度進口的北約戰機能引起如此大的風波,原因也是如此。
而金融方面,隨著我國工業化不斷升級,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建設,如今我國在世界金融方面的地位也與日俱增。
與此相對的是為了應對經濟危機而大肆舉債導致美元貶值的美國政府,他們斷然是不希望看見在全球范圍內人民幣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的。
對美國而言,我們正在不斷地取代他們成為另一個世界上影響力最強的國家,這對他們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故而遏制我們是他們唯一的選擇,現在的特朗普政府也是這么做的。
這一次的會談盡管釋放了諸多緩和信號,但是放眼未來,我們和美國之間的對抗加劇依舊是大趨勢所在。
即便如此,這一次緩和依舊是一件讓人歡欣鼓舞的事情,這意味著那個曾經不可一世的美國,在經濟磨擦上并非不可戰勝的。
如果美國能夠就此讓兩國之間的外貿關系正常化,那么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但是倘若美國此后依舊試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維持霸主地位,我們自然也會奉陪到底。
畢竟現在的世界早已不是冷戰結束后的世界,我們的綜合國力也絕非當年的中國可以相比的。
結語:
從聯合聲明的字里行間,世界看到的不僅是兩個經濟體的妥協,更是一種全球化困境下的暫時降溫。
不論未來如何,起碼最近全球經濟終于可以短暫地松一口氣了,然而這口氣能松多久,依舊是一個未知數。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參考資料:
《三句話解析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的“實質性進展”》2025-05-12 玉淵譚天
《中方凌晨通報中美會談結果,用這5個詞,讓全世界松了一口氣》
2025年05月12日 09:17 經典時刻記錄
《中方發布會:中美達成重要共識,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 環球時報2025-05-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