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天的中東之行,可以說讓特朗普賺了個盆滿缽滿,不僅是幫助美國解決了一部分經濟上的當務之急,更是讓他總統位置變得穩固,但也在幾乎同一時間,特朗普再次提出希望到訪中國,還明確表示中美關系才是重中之重。
明明是他主動挑起的關稅大戰,如今又頻頻向中方拋來橄欖枝,特朗普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直到看到他在社交媒體連發兩文,才發現他已經將目標從中國身上轉移,對準了美國自己,那么,到底是誰這么“幸運”?
“大單”喧囂下的急轉彎
特朗普團隊在中東那趟行程,回來時那叫一個風光,沙特承諾六千億、卡塔爾兩千四百多億、阿聯酋也拍出兩千億等等,加起來號稱三萬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揣在懷里,數字大得嚇人,可這白紙黑字的“真金白銀”,似乎沒有有多少能夠落袋為安。
連美國自家媒體都嘀咕,沙特之前畫的大餅,實際到位的連三分之一都懸,卡塔爾那“萬億豪言”,聽著更像是給美國軍火商們定制的一場熱鬧公關,不過對特朗普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利好消息。
然而,慶功酒還沒喝透呢,特朗普那邊話鋒陡然一轉,竟主動向中國示好,公開說樂意飛北京談談,這態度轉得比翻書還快,跟他剛在中東放話“成功阻止了那些國家倒向中國”的調調,簡直是兩個人。
可話說回來,中美關系這盤棋,誰也繞不開,這種前后矛盾的姿態,恰恰把他全球戰略棋盤上的焦慮和困境給亮了出來,特朗普這人,商人底色濃,干事兒不按常理出牌,開啟關稅戰又如此聊草的收尾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當然,要說這股焦慮勁兒,可不是平白無故來的,中美在日內瓦剛談完,發了個聯合聲明,美國人那邊,五天之內火急火燎問了中國三次:你們啥時候能放開稀土出口管制?第一次是5月12號,日內瓦會談剛散場,中方回了句“會考慮”。
第二次,特朗普回國,15號上電視,又急吼吼地問,還特意強調中美關系“至關重要”;第三次,換了美國貿易代表出面,甚至一度放出風聲,說中國已經同意取消包括稀土在內的反制措施,想混淆視聽。
中國這邊雷厲風行,5月16號立馬開了個十幾個部委參加的大會,宣布要嚴打稀土走私,這消息一出,白宮的眉頭估計皺得更緊了,稀土這事兒,再加上懸而未決的關稅,簡直成了壓在特朗普心口的兩塊大石頭。
雖然雙方都說可以大幅降低關稅,但中國的意思很明白:你那關稅加到一定份上,比如145%這種早就沒實際意義了,兩國直接貿易都快涼透了,就算美國說取消了一部分,可大部分加征的關稅還死死釘在高位,這成了美方想談判的籌碼,中國顯然不吃這一套。
關稅大棒,砸了自己的腳
美國對中國加征的關稅,最終還是反彈到了自己身上,就說那10%的關稅吧,已經把沃爾瑪這些零售大佬的成本給頂上去了,他們能怎么辦?只能把壓力甩給消費者,美國的通貨膨脹率蹭蹭往上漲,普通家庭一年得多掏不少錢。
在表明希望到訪中國之后,特朗普馬上就在社交平臺發文,直接點名沃爾瑪,讓這些企業自己降價,別讓美國老百姓為中國貨多花冤枉錢,但任誰都能看出來,這話本身打的就是他自己的臉,起碼暴露出他政策的難堪。
至于第二文,特朗普又開始“甩鍋”了,這回輪到美聯儲,罵人家“愚蠢的加息政策”拖累了美國經濟,可他忘了,之前他還把通脹賴在外部因素頭上呢,這種內部找茬的行為,更顯得美國經濟在關稅戰和高額債務的雙重夾擊下,有多么狼狽。
特朗普政府原本指望用關稅這根大棒,逼中國乖乖就范,還想拉著一幫盟友搞什么“對華關稅同盟”,結果歐盟、加拿大、日本,甚至澳大利亞,差不多七十個國家,對這提議都客客氣氣地保持距離,沒人愿意跟著摻和。
歐盟那邊更狠,直接對價值約283億美元的美國貨加征報復性關稅,專挑共和黨的票倉下手,打得那叫一個精準,這就清清楚楚地告訴大家,美國想靠單邊主義解決貿易摩擦,在國際上根本行不通,到頭來可能把自己搞成了孤家寡人。
中國面對美國的反復和施壓,始終守著自己的底線:平等、互惠、相互尊重。具體怎么反制?中國玩的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
比如,你針對我,我就瞄準你的煤炭、液化天然氣這些要害產業,搞對等報復,再把一些不地道的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同時,在世貿組織框架內告你違規,還聯合歐盟這些伙計,一起推動多邊爭端解決機制的改革和運行。
中國的態度很明確:如果談判還是停留在比誰關稅降得多這種層面,那就沒啥好談的了,核心訴求就一條:美國必須正視自己單邊關稅帶來的爛攤子,別再對中國搞那些不合理的單邊動作,更別想借著談判的名義搞施壓訛詐那套。
中國定力與美國“臺階”
美國在貿易摩擦剛開始那會兒,恐怕是小看了中國產業鏈的韌性和自主能力,這些年,中國在芯片制造、人工智能專利這些關鍵技術領域,進步神速。
再加上“一帶一路”這些動作,中國跟包括中東在內的全球好多地方都把合作搞得熱火朝天,有效地對沖了外部壓力,手里有糧,心里不慌,中國面對外部挑戰時,自然更有底氣。
特朗普政府一度習慣了到處揮舞關稅大棒,逼著別國讓步,可當這種霸道做法把全球貿易的盤子都給攪亂了,再加上中國這些新興力量的崛起,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格局加速洗牌,美國這才發現,自己遇上了歷史上少有的硬茬。
美國要是選擇對中國放軟身段,某種程度上就等于承認了自己一貫的單邊主義得改改了,這或許會把國際經貿秩序往更公平、更穩定的方向推一把。
然而這可能是美國當下不太樂意看到的,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似乎就在等著這一天,特朗普放風想來中國,多少有點兒想“止損”的意思,希望能給因為關稅戰而叫苦連天的美國經濟,找個下臺階的機會。
不過中國已經把話說得很透:別想拉著我為你家里的誤判政策買單。這年頭,零和游戲的老皇歷該翻過去了,多想想怎么互利共贏,才是避免沖突、大家一起奔好日子的正道,而一個國家的戰略定力,在這場掰手腕中,顯得格外金貴,不是嗎?
信息來源:
金融界2025-05-17《特朗普:美聯儲降息宜早不宜遲》
金融界2025-05-06《特朗普訪問中東或可取得價值3萬億美元的協議》
北京商報2025-05-19《特朗普不許沃爾瑪漲價:去年賺幾十億,應該自己“吞了關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