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與歐洲的傳統盟友關系受到極大沖擊。美國《防務新聞》稱,作為北約最高軍事官員,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意大利海軍上將朱塞佩·卡沃·德拉戈內警告稱,盡管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美國將撤回承諾參與北約防御計劃的部隊,將它們轉移到印太地區,但“北約必須準備應對美國將注意力從歐洲轉移開的情況”。
報道稱,德拉戈內于今年1月上任,他最近在訪問華盛頓時強調,北約需要對美國軍事戰略的轉移做好準備。
在今年初美國新政府執政以來歐美關系發生劇烈變化的大背景下觀察,可以明顯看到,歐洲政要頻繁訪問亞洲彰顯出歐洲外交面對華盛頓的沖擊正在進行的戰略轉向。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就曾指出,歐洲在安全戰略方面完全指望美國的時代過去了,“歐洲人必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雖然受到了特朗普第一任期來自美國的第一波沖擊波的打擊,歐洲依然以自己的想象定義歐美關系,希望用“價值觀同盟”持久拉住美國,直到特朗普再次執政發出了更猛烈的第二波沖擊,歐洲才開始驚醒。
特朗普(資料圖)
歐洲媒體認為,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美國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國際社會公共利益之上的真面目,愈加清晰地暴露出來。英國《衛報》刊文說,特朗普政府試圖用關稅為美國帝國主義“更新裝備”,強迫其他國家接受美國的主導地位。西班牙《起義報》網站文章指出,美國通過關稅、經濟恐嚇和惡意懲罰等手段,試圖迫使各國順從,“這是典型的黑手黨教父戰術”。
美國彭博社稱,在北約內部,歐洲國家高度依賴美國提供通信、情報、后勤以及戰略軍事領導和火力。目前歐洲盟軍指揮機構是北約的軍事指揮機關,負責北約盟軍部隊軍事行動的組織指揮。按照慣例,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由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兼任。北約的軍事指揮架構本身也是主要依托于五角大樓。同時冷戰結束后,歐洲大規模裁軍,如今歐洲各國缺乏足夠的部隊、武器和彈藥。彭博社評估稱,在極端情況下,如果沒有美國支持,歐洲的空對空導彈庫存可能很快枯竭。
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關鍵時刻,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當地電臺采訪時表示,他已“準備好”與歐洲盟國就法國在它們的領土上部署核武器展開討論,以強化針對俄羅斯的防御能力。在當天發表上述言論時,馬克龍正在與德國、波蘭和其他歐洲國家舉行會談,探討是否以及如何在歐洲大陸擴大法國的核威懾力量。馬克龍表示,“我將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以非常正式的方式確定法國核武器談判的框架,但相關準備工作已基于我提到的前提條件展開。”
馬克龍說,若再過5到10年,歐洲仍未能自我組織起來,對美更加獨立,就將是“不負責任的”。他說,歐洲戰后為和平開啟一體化,逐步發展為繁榮的共同市場,如今到了“地緣政治覺醒的時刻”,歐洲要成為一支“力量”。他指出,歐洲將越來越不是美國的利益所在,美國現政府的一些做法也對此加以印證。法國是歐盟內唯一有核國家。馬克龍表示,法國愿意就在其他歐洲國家部署法國核武器“開啟討論”。
馬克龍(資料圖)
《金融時報》稱,歐洲國家對美國政府似乎有意破壞跨大西洋聯盟感到震驚,多數歐洲國家盡力避免任何可能導致歐美防務關系遭破壞的舉措。
德國新任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和曾任歐洲理事會主席的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近期都表示,歐洲須就美國撤回安全保障早做準備。默茨7日赴法國巴黎與馬克龍會談后說,任何就法國將核保護傘延伸至其他歐洲國家的討論,都只是為了補充美國在現有北約框架內提供的安全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