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美國駐北約代表馬修·懷特克表示,美國將在6月的北約峰會之后與盟國就美國從歐洲國家撤軍的可能性進行磋商,所有盟國都需要“準備好進行這場對話”。
美媒指出,美國調整歐洲駐軍的不確定性引發歐洲政府憂慮,但焦慮歸焦慮,歐洲擔心的事還是一步步地來了。
路透社報道,美計劃就從歐洲撤軍啟動談判
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數據,目前有7萬到9萬名美軍駐扎在歐洲,其中超過3.8萬人駐扎在德國,此外在波蘭和羅馬尼亞也有相當數量的駐軍。這一聲明的背景與特朗普對歐洲盟國施加的壓力有關。
這個問題關鍵要看特朗普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特朗普是真的想從歐洲撤軍?還是想以撤軍為借口,向歐洲索要更多?
撤軍可以減少美駐軍開支,同時又可以獲得歐洲國家的軍事訂單,一箭雙雕,如果歐洲國家害怕不同意美軍撤出,那就乖乖交更多保護費!
美在歐洲各國駐軍
美國算盤打的響,歐洲可要仔細思量思量了,沒有美國駐軍,歐洲代價同樣巨大!
就說三點看歐洲能不能做到:
第一、整個歐洲統一武器裝備的規格,包括零部件通用和彈藥通用。
第二、歐洲建立獨立的指揮信息系統,德國的某個將軍可以指揮波蘭的某一支法國軍隊。
第三、歐洲建立獨立自主的情報偵察預警體系,包括衛星導航、預警網絡、遠程警戒等等。
說實話,第二第三都不用看,第一就做不到。事實上,未來十年內,歐洲國防工業難以取代美國的許多能力,尤其是在空中和海上領域。另據國際戰略研究所估計,25年內歐洲想替代目前美國防務的話,可能需要至少1萬億美元,這還是保守估計。歐洲哪還有錢?
德國大軍火商,萊恩金屬首席執行官證實,如今歐洲儲備空虛,本土急切需要生產更多武器填補。歐盟計劃2025年生產200萬發155毫米炮彈(2023年只生產約30萬發,而俄羅斯如今年產約300萬發),但要達標幾乎是不可能。
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推出「重新武裝歐洲計劃」和《歐洲防務白皮書》,根據《白皮書》計劃,到2030年,歐洲將動用8000億歐元擴充軍備,包括防空導彈、無人機、火炮系統等。然而,目前歐洲軍事工業沒有大公司,多年來不僅缺錢還缺人,發展前景是困難重重。
事實上還有個決定性的因素——產業鏈。
歐洲各小國沒一個有完整產業鏈。比如法國可能造了裝甲車就不能造火炮。事實上可能更復雜,比如沒夜視儀可能是致命的,半導體少個材料整個產業停工。也就是說,對抗的時候歐洲任何國家只要被切斷交通,就完了。
現在最難辦的就是歐盟。但難辦也得辦,法國率先出手,馬克龍繼續向歐洲盟友兜售自己的核保護傘計劃。計劃建議在歐洲其他地區部署法國核戰斗機,從而作為特朗普撤軍的替代。
為此,馬克龍還提出三項前提條件:法國不會為他國安全買單;任何核武部署不得削弱法國自身防御能力;核武動用權始終掌握在法國總統手中。
然而,這幾點并沒有得到全部認同。有人認為不應該由法國單獨承擔覆蓋整個歐盟的核武器系統,也有人擔心馬克龍會就此敲詐其他歐盟國家,比如說逼歐盟各國必須購買法國產品,那這樣的話,和美國有什么區別?
歐盟五國防長開會!
總之,歐盟目前不是鐵板一塊,都想在美撤出后占據主導地位又互相不信任,同時又都沒那個實力。德國目前豹2坦克造不了新的,只能靠翻新沒剩幾輛的舊車;法國凱撒自行火炮一個月只能產6輛;英國的300多個將軍平均一個能帶領30名陸軍;最強的英法德就這德行,其他的20多個小國更不用說了。
特朗普拿捏的就是這一塊,你歐洲整體團結不起來,又干啥啥不行,咋辦?那特朗普還不得獅子大開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