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聯合聲明發布的幾天里,特朗普政府原形畢露,一邊宣布全球禁用華為AI芯片,一邊又編制了一份中國企業名單計劃拉入黑名單,接著又放出警告,表示如果90天里,中美不能進一步協議,美國對華關稅將會提高,毫無疑問的一點,美國想要遏制打壓中國的心態從未改變,只不過如今談判桌上,特朗普政府的籌碼越來越少,如今憑空制籌碼,想讓中國讓步。
只不過還未等到中國讓步,中國再次出手,特朗普緊急表態,想要訪華。
那么特朗普主動放低姿態表示訪華,為了什么?中國又做出了什么樣的反擊?
中國大幅拋售美債
中美首輪會談結束,取得了不錯進展,這又給了特朗普吹噓的理由,表示如果中國不和美國達成協議,中國將承受不了了。
不過對于特朗普這番話,中方并未理會,畢竟全世界都清楚,誰才是率先承受不住的那個,又是誰多次尋求談判的國家。
實際上,這幾日特朗普又開始了打壓制裁那一套,宣布全球禁用華為AI芯片,還計劃拉黑中國企業,可以說,特朗普心知肚明談判桌上,美國早已不占據上風。
想用這一套為下次談判造勢,然而如今的美國,所面臨的壓力可不止于關稅,美債、稀土等都是特朗普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不,在對華放出狠話后,48小時之內,特朗普連收三條壞消息。
首先第一條是關于美國的命門——美債。
根據美國財政部5月16日消息,3月中國減持了189億美元的美債,持倉規模降至7654億美元。
在本輪美債減持操作完成后,中國所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已低于英國。當前,日本、英國與中國依次位列美國國債的前三大海外持有國。
而中國減持美債,釋放的信號也非常明顯。
一方面,中美關系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使得持有美債的安全性受到質疑;另一方面,從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中國對美債的信心有所動搖。
在此輪關稅戰爆發后,市場情緒顯著波動,大規模的美債拋售行為導致美債收益率急劇攀升。
這一趨勢使得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狀況愈發嚴峻,幾乎游走于債務違約的邊緣,如此局面想必也令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等決策者深感憂慮。
盡管在關稅戰期間,尚未有確鑿消息表明中國直接減持了所持有的美債,但鑒于中國作為美債重要海外持有國的地位,其任何規模的美債拋售行為都極有可能對美債市場造成顯著沖擊,進而對美國的金融體系穩定性構成潛在威脅。
從這個角度出發,中國手上持有的美債亦是中國反制美國,與美談判的籌碼。
特朗普想要訪華
而特朗普政府收到的第二條壞消息,就是穆迪下調了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
這意味美國最后的AAA也沒有了。
而穆迪下調美國的信用評級也非常簡單。
首要因素在于政府債務規模的不斷膨脹。
截至目前,美國政府的債務總額已高達36萬億美元,且預期未來仍將持續快速增長。
據國際權威評級機構穆迪預測,至2035年,美國政府的債務規模或將攀升至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4%,這一比例無疑將給美國經濟帶來沉重的負擔。
其次,財政赤字問題亦愈發嚴峻。
當前,美國每年的財政赤字已高達2萬億美元。隨著利率的逐步上升,這一赤字狀況預計將進一步惡化。
有預測顯示,至2035年,美國的財政赤字或將占據其GDP的9%,這一比例將對美國政府的財政穩健性構成嚴重威脅。
最后,美國國內各黨派之間的分歧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特別是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的分歧,已觸及歷史之最。這種深刻的黨派分歧不僅影響了美國政府的決策效率,更可能對其國內經濟的穩定發展以及國際地位產生深遠影響。
而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將會極大影響市場對美國的信心,美債、美股受到的影響首當其沖。
特朗普政府的第三條壞消息,就是美企迫切中國放開稀土管制,還未得到解決,對于庫存有限的美國企業來說,已經坐不住了。
從這個角度出發,特朗普政府的壓力可不小,這不在接連受到噩耗后,特朗普表示希望訪華。
而其訪華的目也非常明顯,無非是想進一步拉近中美關系,好為美國如今的困境找到解決的契機,毋庸置疑,那個契機就是中國。
面對特朗普這一表態,實際上中國早已表明了態度,搞脅迫訛詐那一套行不通的,談,就要拿出誠意來。
信息來源:《3月中國減持189億美元美債、持倉規模降至第三 英國升至第二》財聯社 《特朗普:想訪問中國》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