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董鑫
據《湖南日報》報道,5月15日,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長沙調研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
在“馬駒計劃”創業孵化基地,沈曉明與初創企業、大學生創業團隊負責人交流,了解企業經營、項目進展、支持保障等情況。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湖南新聞聯播的畫面顯示,調研中,沈曉明走進了一家微短劇制作公司。
湖南拾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從事文化藝術業為主的企業,參與過湖南衛視、芒果TV、騰訊、愛奇藝、紅果短劇等一線平臺的精品項目,打造了《醒獅少女》《遇見敦煌》等多款火爆全網的微短劇。
該公司創新研發的“影視創作后期前置”系統,打破將視頻拷貝帶回機房再剪輯的舊有模式,導演在拍攝現場即可實時剪輯,根據需要增補鏡頭,實現“開拍即開剪”,極大縮減了時間成本。
此外,該公司還借助XR虛擬現實,不受地理位置、天氣和環境的限制,不需要高昂的場地和布景也能創造出逼真的電影效果,讓演員更沉浸式地投入表演。 “XR小型化”技術在短劇拍攝中的應用,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減輕創作團隊壓力,實現更高效、更高質的作品輸出。
根據《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的數據,2024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了504.4億元,預估到2027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2025年2月,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上,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園入選入選“金鵬指數·2024年中國微短劇基地排行TOP10”。
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是國家廣電總局唯一建立部省共建機制的視聽產業園區、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立于2017年12月,位于“瀏陽河,九道彎”的第八道彎處,是長沙市的“東大門”。相傳三國時期關羽戰長沙時曾在此屯兵養馬,因而得名“馬欄山”。
園區集聚了華為、愛奇藝等4000余家“文化+科技”型企業,包括21家科研創新機構、166家高新技術企業、13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等,平均每棟樓宇都孕育了數十家上下游企業。
數據顯示,2024年,園區規上企業實現營收673.41億元,同比增長5.32%;實現稅收31.4億元,同比增長10.91%。
“馬駒計劃”是馬欄山視頻文創園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聚焦孵化初創企業,設立了總規模1億元的創新創業專項資金,計劃用五年時間打造成全球視頻文創相關產業投資孵化示范平臺。
今年4月,“馬駒計劃”創業孵化基地投入運營,主要面向文化科技領域初創企業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開展項目孵化,目前已入駐16個項目團隊。
湖南拾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藝介紹,在入孵“馬駒計劃”后,企業發展非常迅速,園區創業補貼、人才公寓等多項創新創業福利,為團隊留住了很多優秀的員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企業一邊裝修一邊接單生產,3個月創收超300萬元。
“要充分發揮湖南在文化資源、產業基礎、綜合成本等方面的比較優勢,積極創造有利條件,支持大學生和年輕創業者更好扎根湖南、創業發展。”沈曉明說。
近年來,湖南音視頻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湖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2024年,全省音視頻產業集群規上企業營收超2827.6億元,同比增長9.7%。
根據《湖南省音視頻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湖南要力爭音視頻相關產業規模實現5000億元,帶動萬億級數字經濟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音視頻產業集聚區、示范引領區,并到2035年培育形成世界級音視頻產業集群。
沈曉明在調研中指出,要在強化科技創新、拓展應用場景、培育壯大文化企業等方面持續用力,推動文化和科技融合取得更大成效。
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力度,進一步拓展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場景,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建設新型研發機構,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培育壯大一批骨干文化企業,持續增強湖南全省文化產業實力,為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注入新動力。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