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廣東省汕頭市一處估值達1.14億元的天價違建“英之園”即將面臨強制拆除,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
5月9日,汕頭市潮陽區人民政府發布通告,指出“英之園”為西臚鎮西二社區原居民陳英彪未經批準擅自占用社區集體土地57.389畝所建。通告要求陳英彪在45天內自行拆除非法占用的54.561畝集體工業用地所建部分,否則政府將依法強制拆除。
5月16日,《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實地探訪了“英之園”,發現這處建筑已成為當地熱門打卡地,眾多游客專程前來參觀。然而,建筑內部卻空無一人。據當地居民透露,陳英彪家族很少出現在“英之園”。
當晚,潮陽區人民政府再次就此事發布通報,表示紀檢監察機關和司法機關已對涉嫌犯罪人員進行調查,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對相關公職人員進行了嚴肅追責問責。
5月17日,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英之園”已被當地政府接管,短期內將不再對外開放。
位于西二社區大門東北方向一兩公里處,有一片顯眼的黑色仿古建筑群,在現代居民樓群中格外突出,這便是備受輿論關注的“英之園”。該園子采用潮汕傳統建筑風格,占地面積巨大,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英之園”牌樓大門。攝影:呂雅萱
在5月16日這個炎熱的夏日,盡管高溫難耐,“英之園”的門外依舊吸引了眾多參觀者,他們不遠萬里,從周邊村鎮乃至鄰市專程前來,只為在拆遷前一睹近日在網絡上廣受歡迎的奢華“英之園”的風采。
“英之園”所在的區域成為西二社區最為繁華的地帶,晝夜不息,車水馬龍。為了緩解交通壓力,社區居委會不得不在通往“英之園”的主要道路上設置了路障牌。
在過去的兩天里,“英之園”每天開放兩至三次,每次開放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眾多參觀者手持手機紛紛涌入。而在其他時間里,“英之園”的大門緊閉,外界的人們只能透過雕刻有立體竹子圖案的圍墻欄桿,窺見園內的一角。
相較于熱鬧非凡的園外,園內卻顯得空曠而寧靜。園子采用了潮汕傳統的“駟馬拖車”布局,中心區域是陳氏祠堂,其中的“惟馨堂”金光閃閃,堂內擺放著刻有《陳家家訓》的金字牌匾:“勿作非法,而犯典刑”。祠堂兩側有四座四合院環繞,構成了“四點睛”的格局。在園子的北側,七座現代風格的別墅顯得格外氣派,園內還設有仿古涼亭。
陳氏祠堂坐落于“英之園”的中心區域,其屋頂設計頗具匠心。攝影:呂雅萱
然而,“英之園”外墻顯眼位置的兩張公告揭示了這些建筑存在違章問題。公告中列出的“英之園”違章建筑包括:五座老式厝(總面積達7345.84平方米)、六座樓房(總面積為2495.4平方米)、靠近東北角圍墻的一座樓房部分(面積為396.11平方米)、涼亭西側的一部分(面積為18.47平方米)、大門(面積為40.9平方米)以及大門一側的圍墻(面積為52.7平方米)。
“英之園”項目的外墻上可見強制拆除的通知。攝影:呂雅萱
《中國新聞周刊》報道,該“英之園”項目占地面積達57.389畝,其中54.561畝為集體工業用地,剩余2.828畝為耕地。
西二社區的眾多村民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稱,“英之園”大約于2013年開始建設,自那以后開放次數不多,多數時候大門緊閉,處于施工狀態。盡管工程規模龐大,但陳氏家族成員在“英之園”的出現極為罕見,常年只有一位老人與一條狗同住,外界傳言這位老人是陳英彪的親戚,負責看管“英之園”。直到兩三年前,項目突然停止施工,目前園內東北角的一棟別墅仍未完工。
在“英之園”項目內,共建設了七座現代風格的別墅,然而其中一棟工程已經停滯。圖片攝影:呂雅萱。
據“英之園”周邊一位居民透露,在西二社區,除了那座顯眼的“英之園”,陳英彪還擁有多套房產。但近年來,陳英彪很少返鄉,大多數時間居住在惠州、廣州等地,這些老家的房產長期無人居住。
該項目的建設資金由陳英彪的三個兒子共同出資。
韓山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歐俊勇,長期專注于潮汕地區的宗族文化研究,他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在潮汕地區,房屋的面積和氣勢是衡量財富的重要標準,“起大厝”(建造大房子)是當地居民三大愿望之一。為了保持宗族的興旺,該地區居民習慣于家族共同居住。因此,當地的住宅普遍建造得高大而壯觀,“建樓房一層層往上加,每個兒子成家后分一層”,六七層高、裝飾精致的樓房隨處可見。
“英之園”也不例外。一位曾與陳英彪早年相識的村民透露,陳英彪是西二社區的原居民,1945年出生。他早年曾服兵役,在兄弟三人中排行第二。陳英彪有三個兒子和七個孫子,家庭成員數量正好與“英之園”內的四座四合院和七棟別墅相匹配。
“英之園”內的四合院建筑,攝影:呂雅萱
村民們回憶,陳英彪早年家境在當地屬于中等偏上,并非富裕家庭。據公開資料顯示,陳英彪于2018年曾投資50萬元創辦了“英之園”內衣有限公司,公司注冊地位于“英之園”,但《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實地探訪時發現,該公司已停業。
村民們都認為,陳英彪的三個兒子才是事業有成、財富積累豐厚的人。他們在廣深地區從事房地產、紡織和投資等行業,而“英之園”也是由他們出資建造的。因兒子們的成功生意,陳英彪在老家也小有名氣,幾乎無人不知。
在三個兒子中,陳賜平最為杰出。工商資料顯示,陳賜平名下關聯22家企業,均處于存續或開業狀態,包括廣東英之皇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納百川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惠州康達英之皇水務有限公司、惠州宏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廣東正東投資有限公司等,其商業版圖覆蓋房地產等多個領域。目前,“英之園”內衣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全資股東也已變更為陳賜平。
陳英彪曾以鄉賢身份對西二社區的教育事業進行捐助。據微信公眾號“汕頭發布”的文章記載,2012年,陳英彪捐資200萬元用于建設西二小學的綜合辦公樓。
根據潮陽區公益基金會的統計,《西臚鎮鄉賢反哺家鄉建設認捐項目進展情況統計表》顯示,2014年,陳英彪對西二幼兒園和校服項目分別承諾捐贈2000萬元和12萬元。次年,他對西二幼兒園的捐贈承諾追加至1000萬元。
然而,截至2022年12月,這3012萬元的承諾中,僅有12萬元的校服項目得到兌現。一份由廣東高院出具的民事裁定書顯示,為響應潮陽區委、區政府的“反哺工程”倡議,西二社區居委會與陳英彪于2016年簽訂了《捐贈協議書》,約定陳英彪捐贈2000萬元用于建設西二幼兒園。但該協議未得到履行,西二幼兒園所占土地已被西二社區居委會出售給他人,陳英彪也未實際捐款。
在2024年底的最新西臚鎮鄉賢認捐統計表中,陳英彪的名字已不再出現。
《中國新聞周刊》還了解到,2024年,因與廣東潮陽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借款合同糾紛,陳賜平及其名下的廣東英之皇建設有限公司被汕頭中院實施“限高”。同年,陳英彪的另一兒子陳賜熊名下的廣東英之皇集團有限公司向惠州中院申請破產。
“英之園”已被圍欄所圍,眾多遠道而來的人士在園區周邊好奇地觀摩。攝影:呂雅萱
構成犯罪的人員已受到刑事追究
實際上,“英之園”的非法建筑問題早已引起當地政府的關注。
汕頭市自然資源局潮陽分局于2020年9月發布了一則公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該局于2020年4月29日依法對潮陽區西臚鎮西二社區鯉魚溝占地建造的“英之園”進行了面積57.389畝、建筑面積10321.61平方米的違法建筑沒收。
然而,此次沒收并未順利進行。2024年,汕頭市自然資源局向陳英彪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指出其違法行為屬于占用耕地、建設用地中的從重情形,并責令其拆除違法建筑。
由于陳英彪未按時拆除,汕頭市人民政府因此做出了此次強制拆除的決定。
2024年12月,汕頭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共同發布了《汕頭市違法建設分類處置指導意見》,將違法建設分為三類:一般違法建設、農村村民住宅類違法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類違法建設。根據違法情節和后果影響的嚴重程度,提出了拆除、沒收、納入監管三種處理方式,以拆除為主,沒收和納入監管為輔。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的李鵬霞律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沒收是剝奪違法者對建筑物的所有權,但建筑物本身依然存在。而拆除則是從根本上消除違法建筑,使其失去所有價值。
盡管如此,一些村民對于“英之園”即將被拆除表示遺憾。有人認為,拆除如此規模龐大的具有潮汕特色的建筑群是一種資源浪費,建議將其收歸集體所有或改造成公共設施。
李鵬霞律師則認為,當地政府決定拆除“英之園”,可能是為了重新開發土地,維護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
記者在西二社區進行采訪時,多位村民提到,“英之園”土地的非法使用與西二社區居委會有關聯,因此有多名村干部因此被調查。
《中國新聞周刊》通過檢索多份民事裁定書發現,西二社區居委會與陳英彪在2009年簽訂了一份協議,以164萬元的價格將居委會名下位于鯉魚溝洋坊(即“英之園”所在地)的20.5畝集體工業用地使用權轉讓。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此舉涉嫌行政違法,可能涉及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犯罪。
民事裁定書中記載,2024年4月,因涉嫌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罪,西二社區居委會主任陳某林被依法逮捕。《中國新聞周刊》向西二社區現任村干部核實相關情況,但對方表示不便透露。該刊通過“英之園”相關土地案件的代理律師向陳英彪傳達了采訪請求,律師回應稱,陳英彪拒絕接受采訪,并要求律師不得對外透露任何案情。
5月16日晚,潮陽區人民政府發布通報指出,“英之園”非法占用集體工業用地和耕地,未經批準擅自建設,侵犯了集體和公共利益。對于“英之園”的違建問題,紀檢監察機關和司法機關已深入開展調查,并對構成犯罪的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對相關公職人員進行了嚴肅的追責問責。(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本則社會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傳播侵權請郵件告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