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無人機領域傳來重磅消息:
由我國自主研發的 “九天” 察打一體無人機 04 架機已完成機體結構裝配,正緊鑼密鼓進行系統安裝與測試,預計今年 6 月底將迎來激動人心的首飛時刻。
這款被軍事專家譽為 “空中無人機航母” 的尖端裝備,自 2024 年第十五屆中國航展首次亮相以來,便以其突破性的設計理念和強大的作戰能力,吸引了全球目光。
龐大身軀蘊含超強性能,多維度參數彰顯硬核實力
“九天” 無人機擁有令人矚目的體格:翼展達 25 米,最大起飛重量 16 噸,最大載重 6 噸,堪稱無人機中的 “巨無霸”。
其動力系統采用先進的渦扇發動機,賦予它卓越的飛行性能 —— 最大飛行高度可達 1.5 萬米,相當于攀登兩座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最大飛行速度達 700 千米 / 小時,堪比高速行駛的高鐵;續航能力更是出色,最大航程 7000 公里,航時超過 12 小時,可實現長距離、長時間的持續作戰。
在武器掛載方面,“九天” 展現出強大的火力配置能力。
8 個外掛點不僅能攜帶 1000 公斤級的制導炸彈,還可根據任務需求靈活掛載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反艦導彈和巡飛彈等多種武器。
軍事專家指出,若搭載先進的電子戰吊艙,它能有效壓制敵方雷達,干擾其探測能力,大幅提升自身生存能力;
而定向紅外干擾系統的應用,通過激光束干擾紅外制導導彈,更讓其在復雜戰場環境中具備更強的生存優勢。
多元化的武器掛載能力,使 “九天” 既能實現精準突防打擊,又能在對抗中牢牢掌握生存主動權。
開放式架構打造全能型平臺,兩小時內實現任務靈活切換
“九天” 無人機采用創新的開放式架構,配備可快速更換的任務艙,這一設計堪稱無人機領域的革命性突破。
通過換裝不同的模塊化任務載荷,它能在短短兩小時內完成任務類型的快速切換,輕松勝任空運空投、信息支援與對抗、火力打擊與支援等多種任務。
這種高度的任務適應性,使其在軍用和民用領域都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既能投身體系作戰,成為現代作戰體系中的關鍵一環;
也能承擔運輸支援、應急救援等任務,為民生保障貢獻力量。
“異構蜂巢任務艙” 成最大亮點,“蜂群母艦” 定義作戰新形態
“九天” 無人機最引人注目的亮點,當屬機腹內集成的 “異構蜂巢任務艙”。
這個神秘的任務艙可容納上百枚巡飛彈或小型無人機,使其獲得了 “空中無人機航母” 的美譽。
它不僅能作為小型無人機的 “孵化器”,更能化身為通信中繼平臺,依靠后方人員實施 “人在回路” 的控制方式,為微小型巡飛彈和無人機的攻擊與偵察任務提供強大的支持。
這種 “母艦 + 蜂群” 的作戰模式,將傳統無人機的單一作戰能力提升至集群協同作戰的新高度,有望徹底改變未來戰場的作戰規則。
隨著首飛日期的日益臨近,“九天” 無人機即將揭開其神秘面紗。
這款集強大性能、多功能性和創新作戰理念于一身的尖端裝備,不僅標志著我國在無人機領域的研發水平已躋身世界前列,更將為我國現代作戰體系的完善和民用領域的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讓我們共同期待 “九天” 在藍天之上的首次翱翔,見證中國無人機技術開啟嶄新的篇章。
來源:央視網
#九天無人機將于6月首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