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黨的優良作風?!稐l例》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上升到法規的高度,令相關工作有據可依。
落實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要求,必須緊緊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點。通過全方位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強化剛性的制度約束,針對公務接待、會議活動、辦公用房等領域的具體事務嚴格對照把關,明確紅線、厘清邊界,是源頭治理奢侈浪費亂象的根本保證。堅持問題導向,扎牢“籬笆”、強化監管、重拳出擊,是遏制和懲治違法亂紀現象的重中之重。
修訂后的《條例》,與時俱進地完善了黨政機關經費管理、國內差旅、因公臨時出國(境)、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活動、辦公用房、資源節約等規定,強化了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責任落實,規定更為細致、要求更加嚴格、范圍更為全面,這有利于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相關工作推向深入、取得更大成效。
多年來,通過嚴格執行《條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蔚然成風,贏得群眾贊許。但也應該看到,在個別地方、個別環節,還存在著奢侈浪費的土壤。近年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過個別地方干部超標準使用辦公用房的問題,一些地方通報過個別干部違規使用公車、私車公養、違規公款吃喝的問題。不久前,河南省紀委監委所通報的這一案例也引發關注:某鎮黨委書記為應付檢查,豪擲249.62萬元財政資金打造“經典觀摩路線”,對沿線21個行政村共計40多萬平方米墻體噴漆刷白。
事實說明,奢侈浪費問題具有反復性,要做好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需要在做好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準備的前提下,持續發力整治歪風邪氣,絕不松懈。
為此,黨政機關堅持從嚴從簡,帶頭過緊日子,立起鮮明“風向標”,是糾治“浪費任性”的關鍵所在。在這一過程中,當通過制度創新,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各種浪費行為。
勤儉辦事業、降低公務活動成本的核心目標,是騰出更多資金用于發展所需、民生所盼。向“慷國家之慨”的現象說“不”,將有限的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已成為永久的課題。
現代快報/現代+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