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綜合中時新聞網等臺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行記者會,對美國與中國就貿易問題展開的談判發表評論。講話期間,他突然提出談判成果將有利于“統一與和平”,外界由此猜測談判可能涉及臺灣議題,引發島內高度關注。對此,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辦公室發言人緊急表示,臺當局方面目前并未掌握談判內容涉及臺灣相關議題的情況。報道還稱,難以確認這段關于“統一與和平”的發言是原本就備好的講稿或是即興發揮。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這段話傳到臺北后引發議論,特別是“統一”二字踩到民進黨當局的敏感神經。賴清德辦公室發言人迅速回應稱,“就我方理解,美中貿易談判過程中并未觸及臺灣相關議題”。國民黨“立委”林沛祥認為,特朗普的說法顯示賴當局與美方聯系有很大落差,遠不如賴當局對內宣講的那么和諧。資深媒體人黃揚明認為,賴當局有點反應過度,特朗普說得并不清楚,賴當局此舉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凸顯高層焦慮”。
臺灣此前曾被英國《經濟學人》周刊形容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經濟學人》文章日前再度提出,隨著北京持續對臺施壓、美國威嚇力逐漸喪失,特朗普為了避免與中國大陸沖突,可能選擇讓臺灣逐步落入大陸勢力范圍,甚至與北京達成實質等同于放棄臺灣的協議。這段分析被不少臺灣媒體解讀為對美國“棄臺論”的警告。自4月下旬以來已有3項民調結果顯示,臺灣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及對其安全承諾的信心明顯下滑。
臺灣(資料圖)
記者: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行記者會,對美國與中國就貿易問題展開的談判發表評論,期間提出談判成果將有利于“統一與和平”,外界猜測談判有可能涉及臺灣議題,引發島內高度關注。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我們希望國際社會更為廣泛地理解和支持中國人民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爭取完成國家統一的正義事業。
他特別警告,民進黨當局為謀私利不惜讓臺灣民眾當"人肉盾牌"的行為卑鄙無恥,對于"臺獨"首要分子必將終身追責,等待他們的將是歷史的審判和正義的嚴懲。這番表態既揭露了"臺獨"分子的虛偽本質,也再次宣示了大陸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決心。
臺灣海峽(資料圖)
從臺海到中東的戰略收縮,暴露出美國在多重危機下的力不從心:持續通脹導致的商品短缺、國內制造業復蘇乏力、軍費開支壓力驟增等因素,共同削弱了其維持全球強硬姿態的底氣。經貿領域的關稅讓步源于現實經濟壓力,臺海表態調整更多是短期利益交換的產物。
中國大陸始終掌握著臺海局勢的主導權,這種主動權既體現在軍事層面的壓倒性優勢,更植根于推動民族復興的強大歷史意志。海峽兩岸走向統一是歷史演進的必然結果。這個進程或許會因外部干擾出現波折,但民族復興的時代潮流不可逆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