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蘇敏身著一襲黑色長禮服,妝容精致,笑容自信地踏上戛納電影節的紅毯。
她的出現,讓無數人驚嘆,這個曾經在婚姻里壓抑半生的女人,如今竟像大女主一般耀眼。
就在4個月前,她剛剛結束38年的婚姻,跟丈夫老杜轉了16萬離婚費。
如今,她卻站在國際舞臺上,不再是那個一臉沮喪的家庭主婦,而是以電影《出走的決心》原型的身份,向世界宣告:女性的人生,可以隨時重啟。
看了蘇敏的經歷,你會發現,原來,人還可以這樣活。
01
蘇敏出身普通,她是家里的長姐。
從小,她就意識到父母重男輕女,她不僅要洗衣做飯,就連高考的機會都被剝奪。
即便如此,只要弟弟哭鬧,父親就會不問青紅皂白,一巴掌打向蘇敏。
她不喜歡原生家庭,很想要逃離,于是,在一次相親后,她得知男方在鄭州有工作,就毫不猶豫答應了結婚。
老杜能掙錢,但他對蘇敏比較提防。
原因很簡單,蘇敏的娘家喜歡索取,為了不讓蘇敏補貼娘家,他對家里的每一筆花銷都要仔細過問。
給蘇敏的生活費,要是她對不上賬,兩人能吵到半夜。
蘇敏累了,她提出不再要丈夫一分錢,靠自己養活自己。
于是,她在街道辦找了個零活,每天凌晨四點就起床打掃衛生,然后回家做飯,送女兒上幼兒園,再去服裝廠上班,忙得跟陀螺一樣。
她的努力,并沒有得到丈夫的尊重,老杜嫌她沒有女人味,性格太倔,不會跟自己說好聽話,對她一直態度冷淡。
02
老杜習慣了蘇敏的付出,卻連個好臉色都沒有。
由于老杜不愛吃辣,蘇敏做菜從來不敢放辣椒,只要家里來客人,吃飯的時候,蘇敏只能待在廚房。
就連家里的電視機,蘇敏都不能輕易打開,她只能等丈夫睡了,關掉聲音偷偷看一會。
即便如此,她也沒少挨打,最可怕的是,丈夫打她時總是面帶笑容,旁人還以為他在逗樂,實則下手極狠。
有次大年初四,她叫打牌的丈夫回家吃餃子,對方覺得丟面子,到家就把她臉打得淤青。
還有一次,樓下理發店停水,老杜樂呵呵給店里的女孩送水,卻在蘇敏說他積極時,直接一腳踹在她背上,讓她在床上躺了3天。
沒錯,老杜的性格很矛盾,他把所有的暴力都給了蘇敏,卻把熱情都給了外人。
在身邊朋友眼中,老杜是好說話,總是臉上帶笑容的人,但只有蘇敏知道,丈夫的心很硬。
他掙的錢不給蘇敏,理由是誰掙的錢誰花,想讓蘇敏拿錢,就會說,你的錢也是家里的共同財產。
女兒年幼的時候,覺得父親挺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看到了父親兇狠的一面。
很多次夜晚,女兒聽到父母吵架,就不敢入睡,她害怕母親挨打,就時刻聽著動向,一旦聽到母親的慘叫,就沖出來保護母親,能攔一點是一點。
在采訪中,女兒首次承認,父親精神有病,別看他對外人笑瞇瞇,其實他很自私。
03
蘇敏離家出走,是不得已。
56歲的她查出了中度抑郁,胳膊上的好幾道傷痕,都是她自己用刀子割的。
而她每次傷害自己的時候,丈夫就在身邊,他冷冷地看著,根本不在乎蘇敏的感受。
正是這種不被尊重,不管怎么做都得不到認可,讓蘇敏活得很壓抑,她才決定出去走走。
一個人開著一輛小車,晚上睡車頂帳篷,自己做飯,讓她的情緒慢慢好起來。
蘇敏的經歷,被拍成電影《出走的決心》,也引來很多人討論。
有人批評她不負責任,只顧自己舒服,卻不照顧家庭。
言下之意,她沒有在家洗衣做飯,就是身為妻子的失職。
事實上,蘇敏的付出比誰都多,她養大了女兒,又幫著把2個外孫照顧到上幼兒園,何來的不稱職?
她如果不出來,大概率會情緒抑郁,然后繼續傷害自己,結果不敢想。
我真的很佩服蘇敏,她敢于挑戰自我,從固有的生活圈走出來,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事。
她的身上,有著無數傳統女性的縮影,忍耐,犧牲和被忽視,她也用行動告訴我們,不管年齡多大,只要你敢跳出來,好好在乎自己的感受,人生就能重啟。
為什么我們喜歡蘇敏?
因為她是一個普通女人,卻活出了不普通的人生。
她做了我們想做,卻不敢做的事,也給了我們勇氣,人活一生,就算有很多坎坷,但我們依然要愛自己。
在這世上,把期待建立在別人身上,只會讓自己痛苦,而自己努力爭取,就有機會過上想要的生活。
人的自由,不在于你要走多遠的路,而是你有敢于選擇的膽氣。
如今,蘇敏活成了一束光,而這束光,正照亮更多人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