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爆發之初,歐盟曾展現出一副對烏克蘭全力支持的姿態,迅速取消了與烏克蘭自由貿易協定中剩余的所有關稅壁壘,旨在助力烏克蘭經濟在戰火紛飛中艱難前行。彼時的歐盟,似乎將烏克蘭視為親密無間的盟友,誓言在這場地緣政治博弈中與之一同對抗俄羅斯。然而,時過境遷,僅僅三年之后,他們的態度卻發生了 180 度的大轉彎。
據相關報道顯示,歐盟計劃于 6 月 6 日終止對烏克蘭商品的免關稅待遇,并重新征收更高進口關稅。這一決策,對眼下的烏克蘭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作為農業出口占比40%的農業大國,烏克蘭65%的農產品銷往歐盟。如今歐盟擬將玉米關稅從0%提至15%,小麥免稅配額削減 60%。據烏克蘭政府估算,若失去現行貿易優惠,每年將損失約 35 億歐元財政收入。這對深陷戰爭、國庫空虛的烏克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前線每天都有上千士兵在流血犧牲,而支撐戰爭運轉的資金來源卻因歐盟此舉被大幅截斷,烏克蘭經濟命脈危在旦夕。
歐盟此舉,不禁讓人聯想到其對俄羅斯的制裁政策。俄烏沖突期間,歐盟雖對俄羅斯發起多輪能源、金融、貿易制裁,但內部執行卻因利益分歧大打折扣,部分國家仍借第三方與俄羅斯保持著一定程度的能源貿易往來。反觀此次對烏克蘭的關稅調整,可謂是毫不留情,直擊經濟命脈,其力度遠超對俄制裁,背后深意耐人尋味。
從地緣政治視角看,歐盟此舉或是戰略轉向的體現。俄烏沖突持續四年,不僅重創烏克蘭,也令歐盟深陷能源價格高企、難民危機加劇、貿易格局重構的經濟泥沼。此時調整對烏貿易政策,既能減少烏農產品對內部市場的沖擊,緩解自身壓力,也意在向烏傳遞信號:歐洲資源與耐心有限,烏克蘭需要尋求務實解決沖突的路徑,而非過度依賴外部援助。
而對于澤連斯基政府而言,歐盟的這一翻臉之舉,無疑是在其背后狠狠捅了一刀。澤連斯基原本將希望寄托于與俄羅斯的談判之上,甚至揚言非普京不見,試圖通過此舉逼迫俄羅斯讓步,并爭取歐美更多的支持。然而,歐盟的關稅調整計劃卻在談判前夕曝光,打亂了澤連斯基的全盤計劃。烏克蘭國內經濟面臨崩潰邊緣,前線戰事又吃緊,如今連原本依賴的歐盟市場也逐漸對其關閉大門,很顯然,澤連斯基政府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可以預見的是,這場對烏克蘭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風波,必然會對俄烏沖突的未來走向產生深遠影響,我們就正拭目以待,看烏克蘭將如何在這重重困境中艱難求生,以及歐盟的這一決策將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