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比賽時間對中國球迷并不友好的搶七大戰。
雷霆以32分優勢創下隊史搶七最大分差勝利,最大領先達43分。
這是雷霆自2016年后首次重返西部決賽,也是亞歷山大職業生涯首次晉級西決。
首節掘金一度領先11分,但雷霆次節打出17-5攻勢反超,第三節再以9-0開局徹底拉開分差。
掘金下半場僅得47分,約基奇被限制到僅9次出手,雷霆通過全場16次搶斷制造39分的失誤得分,成為關鍵因素。
一場定生死的比賽,沒有打出我們預想中的針尖對麥芒,而是一邊倒。
因為雷霆還在桌上,聊他們的機會多的是。
今天,咱主要從掘金視角來講述,也算是寫給他們這個賽季的“悼詞”了。
如標題所寫,掘金,真的燃盡了...
本賽季季后賽至今,總出戰時間前十的球員均來自兩支球隊。西部是丹佛掘金,東部沒什么意外,必須是紐約種植園的“奴隸們”。
尼克斯成功挺進下一輪,雖說實至名歸,但也有客觀因素:對面塔圖姆跟腱斷了。
反觀掘金,戈登原本因為腿筋2級拉傷,需要休戰一個月左右。
但他賽前決定帶傷出戰搶七,貢獻8分11籃板,帶著重傷的風險,傾其所有,把自己的全部付諸于球場之上。(慶幸的是今天沒發生點別的...)
小波特,長時間就是“一只手”在打比賽。
賈馬爾-穆雷,G6就帶著病體在硬扛。
本來打球人就少,主力球員還受到傷病困擾,掘金能扛到搶七,已經超越了太多“專家”、球迷的預測和期待了。
能過快船就不易了,一是那個登哥太軟,二是這個登哥太硬,不然約基奇早回家騎馬了,主力掄冒煙都沒用。
出局總是遺憾的,但這就是競技體育。
連我們這些球盲都知道,掘金輸在輪換。
只拼五個人,如果一場比賽只打20分鐘,他們絕對是總冠軍級別的,丹佛有著當今聯盟最好的球員,他們的體系拿過冠軍,也很成熟。
但是,當把戰線拉長...當你打到系列賽的第14場比賽的時候,很考驗你球隊里的第6/7/8人。
別人家的替補,是卡魯索、卡森-華萊士、杰林威和阿隆-維金斯。
掘金呢?威少、沃特森、斯特勞瑟,老的老,嫩的嫩。
當你的首發受困犯規或者需要休息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36歲的威少,這本身就是一種痛苦。
這不是讓不讓威少背鍋的問題,而是你指望一個哪怕生涯巔峰都不穩定、如今還是老將底薪的球員去拯救世界。
這本身就不現實。
季后賽場均11.7分,有過貢獻也犯過錯,愛他的人依然愛他,恨他的也是。
如果掘金的替補主要依靠的還是少爺,下賽季依然沒戲,如果他真的足夠好,那也不可能上高原。
這就是威少。
掘金這般現狀,怪上場的7-8個球員是沒有意義的。
真正應該負責任的人,已經下課了。
用拿多少錢干多少活的標準,我舉薪資差不多的例子,大伙就明白了。
年薪889萬的齊克-納吉,季后賽上不去場...如果掘金擁有的是883萬的希爾德?他去底角抽煙,約基奇能把他喂吐了。
年薪517萬的達里奧-薩里奇,季后賽也上不去場...如果他的替補,是539萬的海王亞當斯,哪怕是快船尤班克斯這種選手上去頂5-10分鐘,約基奇也不至于沒替補。
這些要求不過分吧?奈何掘金沒有。
都覺得尼克斯替補不行,好歹錫伯杜還能拿出麥克布萊德、米切爾-羅賓遜、阿丘瓦吧?后衛、鋒線、內線的替補都有。
哪怕尼克斯給掘金分一季后賽基本不用的沙梅特或者佩恩,也不至于打得那么艱苦。
咱不喜歡為輸球失敗的一方找理由或者借口。
但是,掘金除外。
因為他們的替補,就是全聯盟最菜的,這講的是客觀事實。
之前說過了,如果約老師是一美國球員,早就罵街了,分分鐘提桶跑路。
奪冠以后,陣容年年減法,老板和管理層干的不是人事兒。
最后,寫一有意思的結尾吧。
NBA年度四強,步行者,尼克斯,雷霆,森林狼。
除了大伙感慨的,聯盟進入新時代以外,兄弟們發現規律沒?
四強陣容里,步行者有EASON,尼克斯有學友,雷霆有鄭中基,森林狼有吳彥祖...
如果給約老師一個“巔峰”莫文蔚,那還有雷霆啥事...(掘金,不就差一個類似當年勇士利文斯頓這樣的球員么。)
盛夏的果實,早就安排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