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定有 通訊員 張自欣/文圖
“看,俺村的路修得多漂亮,路燈也全亮了!以前的路坑坑洼洼,現在一修建裝上路燈,亮堂堂的,走著美多了,還是黨的政策好啊!”南陽市宛城區溧河街道竹園莊村的王老太太望著眼前平坦寬闊的道路和璀璨明亮的路燈,滿心歡喜地感慨道。近年來,溧河街道深刻把握黨建引領的核心要義,以村民需求為導向,精心策劃并實施了一系列農村公益事業項目,一場以 黨建為引領的鄉村振興實踐如火如荼地展開,悄然改變著這片土地的面貌。
精準施策,共繪鄉村新藍圖。項目啟動之初,村黨支部便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走進村民家中,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實際需求。結合村莊長遠發展規劃,村黨支部確定了道路修建、路燈安裝、污水管網鋪設及公廁建設等公益事業項目,全面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平,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民主參與,凝聚發展共識。在項目決策過程中,街道充分發揚民主,通過黨員代表大會、村民會議等形式,廣泛征求村民的意見和建議。村民們積極參與,紛紛建言獻策,共同為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這種民主參與方式不僅增強了村民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也確保了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最終,在村民們的一致同意下,項目方案順利上報并獲批實施,真正實現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民主決策過程。
高效推進,打造民生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溧河街道選派了一批黨性強、業務精、有擔當的黨員干部全程參與,深入施工現場,協調解決各種難題,嚴格把控工程質量,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項目推進有力、有序。經過緊張施工,2024年第一批和第二批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項目圓滿完成,覆蓋了袁老家、竹園莊和十里鋪等村,共修路1820米,安裝太陽能路燈700盞,新建污水管網380米,公廁2座,總投資達215萬元,直接受益群眾達1.45萬人。
成效顯著,贏得群眾贊譽。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平坦寬闊的道路讓村民出行更加便捷安全,明亮的路燈照亮了夜晚的鄉村小道,污水管網和公廁的建設則有效解決了農村環境衛生問題。村民們紛紛表示,“現在村里環境更好了,大家生活得更舒心了,每天心情都特別好!”
“我們將繼續用好財政獎補資金等政策資源,主動與上級部門溝通對接,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我們還將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新模式,全力打造農村的‘暢、潔、綠、亮、美’,讓鄉村成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園。”溧河街道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編審:趙勇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