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報》5月19日采風版
涉黑惡案件執行到位率95%
1596份自動履行證明書
2024年,共執結案件9128件
執行到位金額68.15億元
將當事人的“紙上權益”加速兌換成
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近年來,揭陽市兩級法院
如何交出這樣一份“成績單”?
剛柔并濟
夯實“信用基石”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在經濟活動里,信用記錄就如同人們的第二張“身份證”。一旦被納入失信“黑名單”,被執行人的生活、消費、經營都將處處受限。
2024年3月,林先生向銀行申請小微經營貸款時吃了“閉門羹”,被告知因其信譽較低,不能向其發放貸款。
原來,林先生曾因拒不履行法院判決付還貨款的義務,被榕城區人民法院納入失信名單、限制高消費。
迫于信用受限,林先生下定決心主動還款,并向法院申請信用修復。
“建議相關單位在融資信貸、行政審批等方面不再對其予以信用懲戒……”法院審查后認為林先生主動履行義務,及時為其出具了《信用修復證明書》。后來,林先生持證明書順利辦妥了貸款業務。
一紙證明書,讓被執行人恢復信用、獲得誠實守信的“紅利”,是法院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建立守信激勵和信用修復機制的縮影。
機制建立以來,揭陽法院已開具1596份自動履行證明書,對1286家企業依法予以信用修復。這一創新舉措也被列為廣東省基層改革創新經驗并向全省推廣。
執行法官在執行事務中心接待當事人
守信一路綠燈,失信寸步難行。為讓失信者心有所戒、行有所遏、違有所懲,揭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推行限高、失信人員退出“1+N+4+5”機制,發動基層政府、自治組織形成合力,深入開展限高、失信人員退出專項攻堅行動。
在加碼失信懲戒的前提下,如何打通查人、找物的“信息壁壘”?揭陽中院執行局負責人郭嘉銀介紹,通過建立涵蓋不動產、稅務等16個系統的執行聯動查控機制;定期向“信用揭陽”平臺、聯合懲戒部門、鄉鎮政府等推送失信名單;推動出臺“揭陽市失信聯合懲戒措施清單”,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對一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合同糾紛涉案土地進行現場勘查
在執行一起租賃合同糾紛案時,揭陽中院執行團隊查詢發現被執行人阿明名下有住房公積金,并依法予以凍結,但因不符合提取條件,無法劃撥公積金余額。
面對這一難題,法院并未止步。2024年3月,依托揭陽中院和市住建局建立的住房公積金執行聯動機制,執行團隊向阿明原工作單位提取相應證明材料,強制扣劃阿明名下公積金,順利執結案件。
以執行弘誠信,以誠信促執行。揭陽法院逐漸探索出一條“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法院主辦、部門聯動、基層協同、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理路徑,全市已有2402名自然人和332家企業退出失信名單,履行金額約2.83億元,相關經驗做法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推廣。
利刃出鞘
鏟除黑財根基
2023年4月,全國掃黑辦重點督辦的陳某武等人涉黑案經揭陽中院一審、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后生效,27名被告人被依法判處死緩至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并處沒收財產、罰金等。
“黑惡勢力不除,社會難穩;經濟基礎不摧,黑惡難絕。”在揭陽市委政法委的牽頭下,揭陽中院會同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等部門多次召開聯席會議,研究陳某武等人涉黑案財產處置措施,與有關單位組成財產處置攻堅專班。
隨著該案移送執行,揭陽中院全力開展“打財斷血”專項行動。在事先核對財產、推進財產調查評估、制定財產處置預案的基礎上,開辟財產刑執行快速通道:第一時間立案執行、第一時間查控財產、第一時間推進財產處置。
對被執行人名下機器設備進行現場評估
涉案財產類型豐富、性質復雜、分布范圍廣,判決金額高達11億元,如何提升追贓挽損效率?
對此,揭陽中院實行分組執行模式,根據財產類型、空間分布、協助執行主體類別及實際控制人情況科學分組,針對性制定方案。“對不動產、車輛等需拍賣財產,迅速掛網一拍公示,一拍流拍的即刻啟動二拍;對證券賬戶、銀行存款等,抓緊委托拋售股票、進行現場扣劃;開展專場拍賣、直播賣車,增流量、促成交……”
然而,推進財產處置過程中,執行人員又面臨新的難題:部分罰沒財物如某企業股權,經司法拍賣后多次流拍,難以處置變現。
為找到解題思路,揭陽中院積極與廣東高院、省市財政部門溝通對接,依據相關文件規定,探索將難以依法處置的罰沒財物委托省級政府公物倉處置。
在多方推動下,2023年6月,廣東高院和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揭陽市等3個試點城市開展省統管法院涉案罰沒財物實物繳庫試點。
7月,揭陽中院就該案中難以處置的財產向省財政廳提起入庫申請。經省財政廳同意后,揭陽中院積極配合推進某企業股權等財產處置方案研究,并按規定完成實物交接手續,實物繳庫36項財物約7.5億元。
“此次創新探索給同類罰沒財物處置提供了寶貴經驗,對推動開展實物繳庫改革和盤活處置經營性罰沒財物具有示范效應。”2024年初,省財政廳特地向揭陽中院發來了感謝信。
開展集中拘留專項執行行動
事不避難者進。全方位財產查控、多渠道資產處置、跨部門聯合行動……最終,揭陽法院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以來執結涉黑惡案件18件,執行到位12.44億元,執行到位率95%;公安機關查封、扣押、凍結存量財產處置到位率100%。
重拳出擊
捍衛金融秩序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穩定的金融秩序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石。然而,有的企業、個人卻惡意拖欠銀行貸款,導致銀行資金周轉困難、信貸投放能力減弱,進而影響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如何助力維護當地金融秩序,避免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揭陽法院用實際行動給出答案:堅持高位推動打擊逃廢債專項工作,每周召開專班例會,調配優勢執行力量,逐案打造執行方案,加大強制執行力度,全力支持轄區銀行收回不良貸款。
對被執行人名下廠房及機器設備進行現場評估
2023年,在執行普寧某銀行與盛某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過程中,揭陽中院執行團隊查詢關聯案件發現,該案與普寧市人民法院立案執行的另外2宗案件系同一當事人,且盛某公司提供抵押的廠房與普寧法院案件中的2處抵押財產同屬一個廠區范圍內的不同建筑物。
“3處資產在功能上關聯緊密,若分別處置,很可能導致處置周期長、財產價值減損。”執行團隊仔細分析道,“若合并處置,不但可提高處置效率,還能實現價值最大化,保障整體經營功能實現……”專班例會上,經過大家一番研判,后續辦案思路和執行措施逐漸明晰:提級執行,合并處置。
2024年,3處資產第一次拍賣即實現成交,結合租金收入、銀行存款等,三案執行到位1.19億元。揭陽中院“化零為整”的執行智慧,贏得了普寧某銀行的連連點贊。
圍繞“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專題開展普法宣講活動
“加強內控合規管理,健全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的風險防控體系……”同時,揭陽法院通過舉辦法律講座、制發司法建議、與金融管理機構及銀行聯席座談等形式,為金融機構自主清收提供專業法律指引,規范金融業務,從源頭上減少逃廢債風險。
“揭陽法院將以全國兩會精神為指引,秉持‘如我在執’的工作理念,不斷完善信用修復和失信懲戒機制,深入推進交叉執行工作,全力兌現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揭陽中院有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人民法院報 揭陽中院
審核:黃慧辰
編校:余淑嫻
采寫:吁 青 林昭儀 徐曼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