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中國氣象局聯合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等17個部委,在重慶市沙坪壩區召開現場會,加快推進智慧城市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和基層氣象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熊紹員,重慶市副市長姜國杰,中國氣象局總工程師潘進軍出席。
會議強調,要突出“融”和“協”,推動氣象監測預報服務融入地方數字政府建設、城市防災減災全鏈條,強化部門協同。要準確把握智慧城市氣象防災減災面臨的新形勢,打造智慧氣象服務場景,優化城市氣象災害應急聯動機制,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強化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提升城市氣象災害風險防范水平;搶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機遇,推進城市氣象服務數智化轉型;統籌推進智慧氣象試點工作。
慈利縣委書記侯鐵夫
慈利縣作為基層代表受邀參會,縣委書記侯鐵夫分享經驗,為山區縣氣象高質量發展提供“慈利樣本”,以“機制創新、科技賦能、人技協同”為核心的實踐經驗:通過出臺《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聯動工作機制》等文件整合部門職責,打破數據壁壘,構建“規劃共謀、設施共建、數據共享”的防災格局;升級41套自動氣象站,融合衛星遙感、毫米波雷達等技術形成“天地空”立體監測網,實現災害天氣提前3-7天預報、預警信號3小時直達鄉鎮;歸集23類監測數據打造“數字底座”,建成“智慧慈利”大數據中心,安裝20萬塊“智慧門牌”,貫通巡查、轉移全周期管理,并組建“四長四員”工作體系和縣鄉兩級應急救援隊伍,以“小切口”推動山區防災減災“大變革”,為全國試點工作提供了可復制的“山區樣本”。
慈利縣明確下一步方向:“將錨定‘監測更精密、預警更精準、聯動更高效’目標,深化機制創新、強化科技賦能,全力打造全國山區氣象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迭代升級‘智慧減災’平臺?!?br/> 會議期間,慈利縣代表團赴沙坪壩區氣象局、沙坪壩區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磁器口街道防汛現場、重慶市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重慶市氣象局現場觀摩數字重慶建設和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氣象支撐體系建設做法,以及基層氣象高質量發展“沙坪壩實踐”。
(來源:慈利新聞網 作者:朱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