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流量隊全軍覆沒,這場景說出來有點像段子,可它偏偏就是真的,西部的湖人和勇士,東部的76人和快船,這幾個多年穩居流量榜單前排的隊伍,居然都止步季后賽早期,你說巧不巧,球迷們還沒來得及熱身,熟面孔全下班了,NBA的關注度也跟著一起跌進了谷底,這不是危言聳聽,隨手刷下熱搜,討論度肉眼可見地冷清,連噴子都懶得吵架,氣氛一度有點尷尬
說到底,聯盟的流量密碼這些年基本就靠一撥老將撐著,詹姆斯、杜蘭特、庫里、威少、哈登,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自帶流量體質的超級IP,哪怕狀態下滑,光是“老兵不死的劇本也夠大家聊半天,可現在這波人基本全線告別,剩下的新人里,愛德華茲、亞歷山大、布倫森、哈利伯頓,這些名字雖然能打、潛力肉眼可見,奈何咖位還沒到能扛大旗的地步,年紀最大的布倫森才28歲,其余的更是95后新鮮面孔,換代是鐵律,但換得太快,關注度就跟不上了
有球迷會問,難道新人們不行嗎,真不是這個意思,純論球場表現,他們一點不虛,愛德華茲的彈跳、亞歷山大的突破、哈利伯頓的球商,拿出來都能當典范,問題在于粉絲基礎和話題度不是一朝一夕堆出來的,老一批球星是一步步熬出來的傳奇,新人們還沒趕上那個大場面,流量這事兒吧,有時候也講資歷,講點賽場以外的故事,光靠數據和高光集錦還不夠“出圈
所以問題來了,流量斷崖下滑,聯盟怎么辦,蕭華這回真急了,直接掏出4000萬美元,把籃球之神喬丹請回來當解說,這個操作一出來,連不少老球迷都忍不住點贊回懟,畢竟喬丹的地位在NBA歷史里屬于獨一檔,不管你是不是他的粉,提到“23號就是信仰加成,能把他拉回來做解說,NBC這波絕對是大手筆,4000萬美元什么概念,放在球員工資單里,除了庫里、詹姆斯、約基奇這些頂薪巨星,喬丹的解說年薪能甩絕大多數現役球員一條街
有意思的是,這事兒一傳出來,立馬成了美國體育圈的熱議話題,很多人感慨,NBA這是要靠情懷回血了,輿論兩極分化:一邊是老球迷懷舊情緒爆棚,覺得“爺青回,只要喬丹開口,收視率鐵定拉滿;另一邊則覺得聯盟有點自暴自棄,靠請回退役巨星救場,多少有點飲鴆止渴的味道,說到底,喬丹再傳奇也62歲了,哪怕他講得天花亂墜,吸引力能持續多久,這才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這里得說句公道話,聯盟請喬丹,不完全是“擺爛自救,更像是一種過渡策略,畢竟新人們還沒成長到能獨自扛起流量大旗的階段,市場也需要一個情緒錨點,喬丹就是那個最合適的選擇,他的商業價值和號召力,放在今天依然沒有第二個人能比,退役后還能年薪2.9億人民幣,別說體育圈,擱全世界娛樂圈都不多見,這一手操作,確實夠狠、也夠現實
但這事兒終歸治標不治本,球迷遲早會回到“看什么、看誰的本質追問上,老將退場只是時間問題,喬丹再能講,比賽終究還是年輕人的舞臺,聯盟如果不趁這波換代窗口,扎實給新人們造勢、講故事、提升曝光,關注度遲早還得斷崖式下滑,畢竟球迷不是只為看解說來的,還是得看場上真刀真槍的較量,要是新人們能在今年季后賽打出史詩級表現,說不定流量就能起死回生,哪怕只是一個神奇時刻,也能點燃話題
說到底,NBA的魅力從來不只是靠幾個大牌撐著,流量固然重要,但“內容為王才是根本,喬丹解說能不能成救世主,這事兒還得看新人們給不給力,給不給聯盟臺階下,別忘了,歷史上每次換代都會伴隨一波流量跌宕,最終靠的還是新故事、新英雄崛起,球迷最想看到的,始終是那些逆風翻盤的奇跡,和新老交替的火花
至于這波喬丹回歸解說的騷操作,是短期補藥還是長期續命,誰也沒法下定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NBCA真能把場面、話題、情懷全炒熱一波,哪怕只是賺一波熱度,也是給聯盟續命的好招,至于能不能從谷底翻身,還得看賽場上的人到底能不能撐得起這塊招牌,球迷們也別光等著看喬丹講故事,還是多盯盯新人們的表現,畢竟,“新王登基才是NBA永遠的主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