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自己并非軍事科班生畢業,他沒有經過專業的軍事系統培訓,正如他自己所說:“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我不是個武人,文人只能運用筆桿子,不能動槍。”但實際上,文人出身的毛主席打仗打得比任何軍事科班生都好。
國民黨的軍事班底,實際上就是以蔣介石為首的一批職業軍人組成,蔣介石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還入讀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標準的職業軍人出身;下轄的將領有黃埔軍校畢業的杜聿明、黃維等,還有德國陸軍大學畢業的邱清泉,美國弗吉尼亞軍校畢業的孫立人等等,諸多軍事科班生。
但軍事科班生組成班底的國軍,就是打不過毛主席領導的下的我軍。這是否說明打仗,軍事科班生不重要呢?
其實并非如此,毛主席雖然非軍事科班出身,但對軍事科班生非常重視,我軍大多數士兵出身工農階級,但毛主席所選擇的軍隊指揮班底,卻都是由軍事科班生構成。
我軍最核心的指揮層是十大元帥+十大大將,這20個人,除了賀龍元帥、譚政以及王樹聲兩位大將沒有進過專門的軍事院校系統地學習過軍事知識外,另外17人都經過正規軍校培訓,或多或少接受了軍事熏陶。
因此,職業軍人想要更進一步,軍事科班生的身份是重大加持。因為并非人人都是毛主席,天賦異稟,通過邊打仗邊學習,也能形成自己的一套軍事理論,絕大部分人都需要正規的軍事培養,才會具備眼界更寬廣的視野,具備更專業的軍事指揮素質。
基于此,毛主席非常重視軍事院校的建設,在紅軍時期就開設了專門的軍事學校。
國軍的敗軍之將,如果他是軍事科班生,毛主席也給予極高的禮遇。因為國軍將領打敗仗,在軍事上輸給頂級軍事天才毛主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并不代表他個人的軍事能力不行。
紅軍第一次反圍剿的時候,抓了國民黨將領張輝瓚,但毛主席沒打算殺他,因為這個張輝瓚是軍事科班生,他早年在清朝軍官講武堂學習,然后又去日本士官學校和德國學習。于是,毛主席吩咐人,好好照顧張輝瓚,打算安排張輝瓚到紅軍學校即將開辦的訓育系當教員,發揮他的一技之長。
國民黨中將張振漢,早年就讀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與白崇禧、何鍵等人是同期同學,是地地道道的軍事科班出身。他在湘鄂“圍剿”紅軍時被俘虜,毛主席主張吸納國民黨技術型軍官,給了張振漢最優厚的待遇,他不僅得到了上好的醫療照顧,甚至在紅軍艱苦的長征途中,張振漢還被配備了一頭騾子作為坐騎。最終,張振漢隨紅軍走完了長征并成為紅軍學校的戰術教員。
可以說,毛主席雖然不是軍事科班出身,但通過學習,他知道正規的軍事培訓,對于提高一支軍隊戰斗力的重要性。人民軍隊要想強大,不可能都是草莽出身,專業的軍事素養,是革命軍人必不可少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