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新紀元,用有趣故事解讀餐飲與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導讀
立夏過后,天氣越來越熱,高溫天氣下,水果長勢更是喜人,夏季的各種應季水果開始接連上市,讓人們能夠品嘗到夏季的美味。
尤其是山竹,這種備受追捧的水果,山竹被稱為“水果皇后”,看到這個稱呼就知道,山竹的價格可不便宜,但是喜歡吃的人卻是絡繹不絕。
但是今年水果市場卻出現了另外一番景象,往年山竹開始上市時,往往都非常熱銷,但是今年山竹上市卻遇冷了。
不管是超市還是水果市場,新鮮上市的山竹,但是買的人卻越來越少,山竹攤位顯得非常冷清,為何曾經火爆的山竹,如今很少人吃了?水果商販們紛紛感嘆道:“4個原因很無奈,導致今年的山竹銷量下滑了。”
到底是哪4個原因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1、價格太貴
山竹非常的美味,但是價格一直都比較貴,尤其是初夏時節剛剛上市的山竹,價格更是比較離譜,比如如今市場上一斤山竹要18塊錢以上,而在一些高端超市或進口水果店,價格可能達到25以上。
水果商販小攤的王阿姨表示:“以前山竹很好賣,二十三十塊錢也很多年輕人去吃,但是現在,十五六塊錢的山竹,很多人一看價格就搖頭,寧愿買西瓜、香蕉這些平價水果。”
2、竹依賴進口,國產供應極少
山竹屬于熱帶水果,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主要產自東南亞國家,比如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等。
雖然我國也有少量種植,比如在海南、廣東等地,但是產量很低,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國內銷售的山竹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相對于國產水果而言,進口水果的成本更高,終端價格會比較貴,尤其是山竹這種高端水果而言,價格便宜不了多少。
3、物流成本高、損耗大
山竹是一種極其嬌貴的水果,對運輸和儲存條件要求苛刻,它的果皮薄而脆弱,容易在運輸過程中因擠壓、碰撞而破損,一旦受損,果肉很快就會變質。
所以,山竹通常需要空運或冷鏈運輸,成本遠高于普通水果,再加上山竹的耗損率非常高,遠高于榴蓮這些進口水果。
水果商販老張無奈地說:“山竹的損耗率太高了,一箱貨如果有幾個爛的,整箱都可能受影響。我們進貨時得特別小心,但即便如此,賣不完的放三四天就壞,導致山竹在零售環節損耗加劇,進一步推高了售價。”
4、人們更青睞平價水果
近年來,受經濟環境影響,許多消費者的購物觀念發生了變化,以前是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現在是講究“性價比”消費。
人們不管是買水果,還是買衣服,電器設備等等,都更加注重性價比了,愿意為高價水果買單的群體減少。
現在大家花錢更謹慎了,像山竹這種‘輕奢’水果,除非是特別愛吃,否則很少有人會經常買。尤其在預期收入減少的情況下,非必需的高價水果銷量自然會受到影響。
另外山竹的果殼厚重,可食用部分僅占40%-50%,這意味著消費者花高價買到的果肉并不多,相比之下,同樣高價的車厘子、榴蓮等水果,可食用比例更高,性價比更突出,因此山竹的競爭力進一步下降。
與君共勉
嘗遍中國美食
游遍千山萬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