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左世周 特約記者 劉銀忠
近年來,開封市杞縣竹林鄉梁寨村通過創建五星支部,以黨建為引領,加快了數智鄉村振興,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經濟增收,使鄉村呈現出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大的動力,繪就出數智鄉村振興新畫卷。
5月18日,驕陽似火,記者走進竹林鄉梁寨村,街道寬敞規劃井然有序、路燈矗立筆直的水泥路干凈整潔,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村里的老年幸福院,安寧宜居,文化園里垂釣休閑游玩,鮮花綠茵,樓閣亭立相映成輝。鄉村集體生產車間機聲隆隆,特色種植基地溫棚處處忙碌采摘,一幅幅靚麗的美景畫卷徐徐展開。
該村黨支部書記丁威說道:“我們村現有人口2800余人,2023年創建五星支部以來,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抓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以產業發展為核心,探索共享共建共富的新路徑,采取黨支部+村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逐步使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新面貌,新成就,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富有,越來越幸福,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走到村辦集體企業龍巢網業編織廠看看去”,企業負責人介紹道,該廠在鄉黨委、政府和村委的大力引導下,發揮鄉賢返鄉創業的積極性,2016年投資500余萬元,占地面積3000余平方米,主要從事漁網地籠生產加工和銷售的村辦企業,帶動村里的脫貧戶、留守婦女、特殊群體及周邊200余人在家門口靈活就業,加工的產品遠銷到浙江、安徽、江蘇、廣東等多個省份,同時遠銷到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村民張希榮深有感觸地說:“從建廠我都來了,工資按計件算,很靈活,每月平均輕輕松松能掙3000多元,不耽誤干地里的活,還能照顧家,家門口打工掙錢兩不誤,真的很方便。”
村里的老黨員劉士道邊走邊說:“村里的特色種植發展得特別快,以前靠傳統的小麥、玉米種植,經濟效益低,我們村黨支部多次帶領群眾赴外地考察,引進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積極發揮黨員模范的帶頭作用,逐步拉大農業產業鏈條,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形成了溫室大棚種植,“菊城媽媽”共富工坊菌菇種植基地、大蒜冷庫深加工等經濟產業鏈條,有效提高了農民增收致富水平。”
來到占地500余畝的溫棚種植基地,里面郁郁蔥蔥,碩果累累,西瓜、蜜瓜、羊角瓜掛滿瓜藤,農民的心里充滿了豐收的喜悅,心里盤算著滿滿的經濟收入。
最后,丁威又帶領大家一起觀看了占地50余畝的數智菌菇立體種植基地,在數智菌菇立體種植基地的生產車間內,一排排、一層層菌菇袋擺放得整齊有序,朵朵菌菇長勢喜人。基地負責人魯向陽介紹時說,這20多個數智菌菇立體種植車間,都是利用電腦數智管理,溫度、濕度全部實行自動化,生長速度快,產量高,市場價格高,很受市場客戶的喜愛。目前,種植基地一期投資485萬元已投產運營,通過純凈水循環系統,高科技菌菇自動控管技術,長出的菌菇色澤鮮嫩,很受許多外商客戶的喜愛,實現經濟收益和就業增收雙提升。
五星支部“紅”引領,凝聚為民“心”力量。“下一步,我們將堅實筑牢基層堡壘,狠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大力發展5G農業智能種植模式,拉大產業鏈條,打造數字化鄉村,讓農民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全面助推提升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綜合目標,讓群眾獲得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丁威信心十足地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