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來港推介 響應國家“雙循環”戰略深化優勢互補
長白山人參作媒 吉港合作大有可為
記者 彭子河
“吉港澳經貿交流暨長白山人參推介會”昨日在港舉行。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強致歡迎辭時表示,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地位獨特,優勢突出,作用重要。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同一場合并表示,是次推介會是吉港雙方響應國家“雙循環”戰略、深化優勢互補的重要實踐,極具意義。
▲“吉港澳經貿交流暨長白山人參推介會”在香港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黃強指出,“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東北全面振興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屬國家戰略。吉林正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開放,打造“一帶一路”向北開放重要窗口。香港是內地與國際市場的“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澳門是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精準聯系人”。港澳都在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吉港、吉澳合作大有可為。
▲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強致辭。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活動上致辭。
定制未來5年人參產業規劃
李家超進一步分享稱,多年以來,吉港兩地在經貿、文化等領域互動頻繁。截至去年底,香港累計對吉林投資超過90億美元,而吉林的優質農產品,特別是長白山人參,亦走進了香港市場,去年成為吉林對香港出口的三大商品之一,總出口額超過2500萬元(人民幣,下同)。
港人向來對人參情有獨鐘。吉林省副省長郭靈計透露,為瞄準未來人參全產業鏈年均消費規模預計突破3000億至5000億元的市場前景,吉林省量身定制了2025─2030年的人參產業發展規劃。他呼吁港澳各界人士把握人參產業發展新機遇,共創人參產業美好未來。
▲吉林省活動體驗攤位。
吉林省參業協會會長吳興宏則提出吉林與香港“以參結緣”的美好愿景。他表示,吉林省參業協會攜手香港參茸藥材寶壽堂商會、廣東省參茸商會和澳門參茸商會,共同締結“人參產業聯盟”。
另外,李家超表示,吉林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產業升級,香港會充分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橋梁作用,在吉林推動人參等產業“品牌化、國際化”的發展上貢獻力量,一起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跨境電商、文旅融合等領域合作,并進一步提升“吉參韻味”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為國家高質量發展和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更大力量。
直航開通促人氣財氣交流
旅游方面,李家超指出,吉林擁有豐富的冰雪資源,對于像香港的南方城市來說很具吸引力。剛過去的雪季游客量按年增長超過三成,可見吉林的冰雪旅游和冰雪運動都具有龐大的潛力。
他亦提及,去年年底吉林省長春市直飛香港的航線正式開通,讓人員往來更方便快捷。在剛過去的勞動節假期,大量的內地旅客,包括來自吉林的朋友到訪香港。本地多個旅游景點和設施都大受歡迎,為香港帶來人氣及財氣。
是次活動共有逾500人出席,包括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李永勝,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瓊,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韓福春,香港中旅(集團)董事長王海民,香港吉林省社團總會會長于智慧,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譚錦球、姚志勝、施榮懷,以及社會各界代表。
多元吉林人參產品產值豐
記者 盧冶 林凱
作為全國人參主產區,吉林省人參產業年綜合產值已突破800億元(人民幣,下同),正加快從原料出口向品牌輸出、深加工延鏈方向轉型。在“吉港澳經貿交流暨長白山人參推介會”現場,吉林人參產業集體亮相,展示從傳統藥材到現代健康產品的多元化成果。
▲潤綠農業科技董事長金鐘哲(左)向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強(右)介紹產品。
港為向外推廣重要平臺
益盛藥業展出多款基于長白山人參開發的產品,包括紅參口服液、人參壓片糖果、人參護膚品等,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體驗。公司副總經理曲建軍表示,企業近年來聚焦年輕人群的快節奏生活方式,開發便于攜帶、定量服用的功能性產品,嘗試打破“人參上火”、“不易吸收”的舊觀念。曲建軍說:“去年公司產值近7億元,今年首季已達2.5億元。目前我們正積極拓展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市場,香港作為中醫藥推廣和國際通道的重要平臺,具有戰略意義。”
均泰東方藥業則在展會推出以九蒸九曬工藝和固體發酵技術制成的黑參產品,并正與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開展合作。
與港大學合作開發產品
品牌創始人楊棣透露:“合作產品馬上即可推入市場,計劃到2026年實現人參產品年產值突破3000萬元。”
潤綠農業科技則重點推介黑參原液與紅參浸膏兩款新品。潤綠農業科技董事長金鐘哲表示,產品在展會期間反響良好,目前企業全年產值穩定在5000萬元,力爭沖擊億元規模。
創新發展是吉林省人參今年產業發展的“大動作”,“如今年輕人咖啡是剛需,每天一杯咖啡,我想為什么不能每天一杯人參?”鄭緣堂高端人參提出“打破人參偏見”口號,主打人參咖啡、人參氣泡水、人參面膜及便捷小罐參等年輕化產品。創始人鄭傳卓表示,憑借新品推動,企業近年來保持年均4倍以上增長。
中車長客瞄準港鐵北環線項目
記者 盧冶 林凱
在“吉港澳經貿交流暨長白山人參推介會”活動中,香港與內地軌道交通產業的合作再迎里程碑。自2008年首度合作以來,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車長客”)與港鐵公司的“軌道上的牽手”持續深化,從車輛制造到智慧運維,從技術輸出到模式創新,雙方合作不斷突破地域與產業邊界,成為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技術共生的標桿案例。
項目全長10.7公里 設5站
當前,雙方合作正邁向更高層面。香港北環線項目是香港今年的重點軌道交通項目。據悉,該項目全長約10.7公里,設5站,擬連接既有的東鐵線和屯馬線。采用1500V供電,車輛設計時速130公里,采用GoA4全自動駕駛,項目初步預算600億至700億港元,可能采用設計、施工、機電及車輛總包模式。
據中車長客負責人介紹:“中車長客已經為港鐵南港島線提供過全自動駕駛地鐵車輛,運營狀態非常好,可靠性高,曾獲港鐵頒發的質量銅獎,是目前港鐵頒發給車輛制造商的最高等級獎。中車長客希望在北環線項目上繼續為香港研制全自動駕駛地鐵車輛,為香港市民提供最優質的地鐵車輛和全壽命周期服務。”
據了解,合作17年間,中車長客為港鐵提供446輛地鐵車輛,助力香港軌道交通實現多項“第一”:國產地鐵首次駛入西港島線、無人駕駛技術落地南港島線、25kV高壓車輛服務屯馬線等等。
保稅維修基地料今年運營
此外,由中車長客與港鐵合作建設的保稅維修基地預計于今年投入運營,不斷推進轉向架、空調翻新、內裝或車輛大型零部件維修等項目落地,探索“香港標準+內地制造”的保稅服務新模式。依托深圳前海的區位優勢,該項目有望降低港鐵運維成本,并推動大灣區軌道交通裝備維修產業向高端化發展。
皓月牛肉以港作跳板拓東南亞市場
記者 李樂兒
是次從吉林來港參加“吉港澳經貿交流暨長白山人參推介會”的產品,除“形象大使”人參外,還有媲美日本“神戶和牛”的“沃金黑牛”。具備規模化養殖“沃金黑牛”的皓月集團,是首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
皓月集團常務副總裁助理兼品牌市場中心總監王巍澤受訪時稱,集團將香港作為國際跳板,相信能輻射至整個東亞地區,更好地打開東南亞市場。
▲皓月集團常務副總裁助理兼品牌市場中心總監王巍澤介紹旗下產品。
港人對優質牛肉需求大
王巍澤介紹,集團于2007年起便與本港企業合作,主攻中高端市場。他指出,香港對于內地優質的農產品,包括優質牛肉有很大需求,并且在過往與港商的合作中,彼此的信任度非常高。集團跟香港客戶合作是一個“取長補短”的過程,例如在宣傳物料上,能給到更好的建議,以吸引本地消費者。
目前皓月集團在阿聯酋、馬來西亞及俄羅斯都設有辦事處。對于海外客戶的需求趨勢,王巍澤表示,全球的消費者都對個性化產品、個性化定制越來越有興趣,牛肉產品也不例外。其次,持續穩定同一品質的產品供應十分重要。
此外,王巍澤表示,集團已實現“一頭牛一臺車,四個蹄子追趕四個輪子。”他解釋,現時一頭“沃金黑牛”的價格能達15萬元人民幣,并且集團已形成六大產業鏈,包括畜牧養殖、飼料加工、食品加工、大健康、制革業、有機肥,能充分利用每一頭牛。
來源:香港文匯報
初審: 熊一黎
復審: 曲翱
終審: 陳尤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