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問答網站上,一個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為何中國打過仗的老兵很少有戰后應激障礙,而美國卻一大堆?這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原因呢?
了解戰后應激障礙
戰后應激障礙,也就是現在很火的“PTSD”,是指目睹或遭遇到一段極為痛苦的經歷,如親人離世、暴力血腥畫面、重大自然災害等,所導致的精神障礙。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許多美國士兵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結束后回國,出現了各種奇怪的癥狀。他們常常陷入創傷再體驗,精神萎靡,睡覺時頻繁夢魘,觸景生情時會因一點與戰爭相關的事物就引發強烈心理痛苦和生理反應。有的士兵變得非常警覺,有的則情感麻木。
此后美國每次發動戰爭,都有相當一部分士兵患上該病。 比如,參與海灣戰爭的美國士兵中,有13%患上了該病,阿富汗戰爭達到了17%,終身患病率達到了31%。
中國老兵的狀態
反觀中國士兵,許多經歷過戰爭的老兵,提及往昔戰斗歲月時,臉上神采奕奕,表情中洋溢著自豪與興奮。不少老兵甚至懷著滿腔熱血,期待著若有需要,仍能奔赴戰場奮勇殺敵。 例如參與過抗美援朝和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們,他們在回憶起那段歷史時,眼中閃爍著堅定與光榮,而非痛苦與恐懼。有的老兵已經年近百歲,提起那段歲月時,會頗有氣勢地唱起“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原因分析
有一種說法認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漫長歷史,戰爭的概念早已深深烙印在民族的基因里,使得中國人對戰爭的承受力被千錘百煉。即便初上戰場的新兵,見到殘酷畫面時也能喚醒基因深處的“記憶”,潛意識里對這種場景不必大驚小怪。但該理論目前還有待科學的考證。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自古以來打仗極為講究師出有名。中國軍人深知自己是為正義而戰,為了保家衛國、守護百姓而戰,在消滅敵人時也不會陷入自我懷疑與道德困境。而且,中國軍隊無論在哪個國家作戰,始終堅守紀律,從不殘害當地平民,內心自然坦蕩。 而美國長期在全球范圍內到處侵略,其士兵在政客的鼓動下參戰,越打越發現自己并非正義一方。例如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士兵們發現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根本不存在,感覺自己被政客欺騙,在戰場上屠殺了大量無辜生命,內心飽受煎熬,戰后應激障礙自然頻發。 比如,有美國退伍軍人當面質問拜登,為什么要發動戰爭害死數千同胞以及無數伊拉克百姓。
總之,中國老兵與美國老兵在戰后應激障礙方面的差別,反映了兩國截然相反的戰爭理念。中國軍人在正義的旗幟下戰斗,有著強大的精神支撐和道德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