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宋經緯)微短劇如何做好城市“代言人”?如何講好江蘇故事?近日,由江蘇省網絡視聽協會、江蘇省網絡作家協會、宜興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江蘇微短劇公益拍攝服務項目發布暨‘創美江蘇·宜劇宜興’創作生態伙伴征集”活動在南京舉行,探尋城市+微短劇發展新空間。
當城市成為巨大的“攝影棚”,當微短劇就拍攝于“家門口”,更多發展也許就此碰撞產生。本次活動通過數智融合的創意形式,發布宜興微短劇公益拍攝100個點位和5條精品微短劇創作線路,并同步上線H5小程序,方便創作者一鍵查詢拍攝地信息,享受“零門檻”公益服務。
記者了解到,這100個拍攝點位分布于宜興各地,串起了城市生態、人文、產業等,包含有城市特色空間、文化遺跡、自然景觀、文化場館、特色建筑等五大類。與此同時,根據這100個點位,城市還聚焦不同創作類型,精心推出了奇幻古裝劇線路、古裝言情/武俠劇線路、現代都市劇線路、現代鄉村田園劇線路、年代傳奇劇線路等5條精品微短劇拍攝線路,盡力滿足熱門題材的拍攝需求。
同時,“創美江蘇·宜劇宜興”創作生態伙伴征集令正式發布,面向全國邀請微短劇創作者、影視機構、新媒體達人及文化愛好者,共赴“中國陶都”宜興,以鏡頭為筆、以故事為媒,共同創作展現宜興文化魅力的精品微短劇。
活動現場,南京藝術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系創作教研室主任張印蓉,南京米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藝術總監、編劇張寧寧,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吳念初等創作者代表結合自身對宜興的城市印象,分享拍攝計劃及創作心得。現場領導共同啟動“宜劇計劃”微短劇創作人采風活動,標志宜興微短劇創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此次活動立足城市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景觀,通過公益拍攝服務項目發布、創作生態伙伴征集、主題線路推介等舉措,搭建創作平臺、優化服務保障,探尋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主辦方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