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該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計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2025年5月,是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其主題為“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根據“八五”普法規劃,山東各高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學習宣傳民法典,重點學習宣傳平等、自愿、公平、誠信等基本原則。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舉辦
“民法典進校園”專題講座
5月20日下午,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在文體中心報告廳舉辦“民法典進校園”專題講座,邀請山東宏易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國棟律師為學生們開展《法與理 民法典學習——法在身邊》專題講座。學院辦公室、宣傳部(統戰部)有關同志和學生代表共300余人參加。
劉國棟以“什么是民法典”“民法典的重大變化”為切入點,結合校園生活、社會熱點中的典型案例,從法律視角進行深度剖析與解答。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層層遞進的邏輯,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生動闡釋了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在保障公民權利、調節社會關系中的重要作用。講座中,他特別強調了民法典與大學生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如校園借貸、網絡權益保護等場景的法律適用,有效激發了同學們對法律知識的學習熱情,提升了普法宣傳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講座讓我意識到法律并非遙不可及,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是成長路上的重要一課。”現場學生表示,此次講座內容充實、案例鮮活,不僅加深了對民法典的理解,更增強了運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未來將主動學習法律知識,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努力成為民法典的學習者、宣傳者和捍衛者。
此次專題講座積極引導廣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強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為學生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了經驗借鑒,進一步推動學院法治教育走深走實。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舉辦
首屆法治文化節暨“民法典宣傳月”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增強廣大師生的法治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5月15日,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在海岱閣學術報告廳啟動首屆法治文化節暨“民法典宣傳月”活動,學院黨委副書記杜福杰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
此次活動邀請濰坊市委黨校政法教研部秦朝明教授、青州市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研究室)項在亮主任作專題報告。學院領導、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各二級學院(部)黨政負責同志、各二級學院學生管理科科長(團總支書記)、部分師生代表及“法韻篤行”社團學生聆聽講座。
秦朝明教授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為題,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產生歷程、核心要義等進行了全面解讀,引導師生系統準確地領會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義和精神實質。項在亮主任以《民法典護航青春》為題,采用“以案釋法、以案普法”的方式,深度剖析校園貸、網購、論文代寫、大學生兼職等常見校園陷阱,引導學生明辨是非、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升了學生對民法典在校園生活中應用的認知水平。活動中還就加強保密法治建設開展了專題培訓。
聲明
本文來 源 于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濰坊工程職業學院。以 上圖 文,貴在分享,版權 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 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 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本文編輯:Sunshine
責任編輯:林美妮
山東教育發布 |
| | | |
投稿/新聞線索/爆料視頻
一經采用將獲得線索獎勵
點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