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近年來的發展讓世界側目,特別是055型萬噸驅逐艦橫空出世,一舉成為全球驅逐艦戰力的天花板。8艘055大驅全部服役后,總垂發單元達到896個,被外媒稱為“海上移動彈藥庫”。但有個問題始終牽動人心:這8艘“國之重器”要是火力全開,能不能把美軍航母編隊送進海底?
咱們先看數據說話。055大驅每艘配備112個垂發單元,按“一坑四彈”技術算,8艘能帶超過3600枚導彈。其中最狠的當屬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射程1500-25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10馬赫,相當于每秒3400米,這速度連美軍宙斯盾系統都來不及反應。舉個例子,美軍攔截彈每發成本是咱們的幾倍,真要玩導彈對轟,老美絕對扛不住這種“飽和攻擊”。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問,美軍航母編隊不是還有艦載機和核潛艇嗎?F-35C的作戰半徑1100公里,但鷹擊-21的打擊范圍比這還遠500公里。什么意思?咱們的導彈能在美軍艦載機夠不著的地方就開火,等他們反應過來,導彈已經砸頭上了。更絕的是055大驅的電子戰能力,當年南昌艦在西太平洋單挑美軍航母編隊,硬是用346B型相控陣雷達把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逼得掉頭就跑。
不過打仗不是打游戲,航母編隊也不是木頭靶子。美軍現在標配的防御體系分三層:外層靠艦載機和預警機,中層靠宙斯盾系統,內層用密集陣近防炮。但問題出在高超音速武器上,宙斯盾系統是冷戰時期設計的,對付亞音速導彈還行,碰到10倍音速的鷹擊-21,攔截成功率基本等于買彩票。模擬推演顯示,就算美軍能攔下90%的導彈,剩下幾十枚照樣能把航母甲板撕成碎片。更別說咱們還有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和轟-6K轟炸機配合,天上地下同時開火,這誰頂得住?
再說說戰場感知能力。美軍現在靠E-2D預警機,探測距離480公里,咱們直接上衛星加無偵-8無人機,偵察半徑翻倍都不止。2022年南海對峙那回,美軍航母剛進九段線就被咱們看得清清楚楚,最后只能灰溜溜后撤。現在055編隊還能指揮無人機蜂群,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都能聯動作戰,這就是體系化作戰的威力。
可能有人擔心美軍核潛艇偷襲,這確實是個威脅。但別忘了055大驅的反潛配置,雙機庫帶兩架直-20反潛直升機,垂發系統還能射魚8反潛魚雷。去年環澳大利亞巡航那陣子,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為啥臨時改道?還不是怕碰上咱們的055編隊,連水下的核潛艇都躲不過咱們的聲吶網。
說到底,現代海戰不是比誰船多,而是比誰能先發現、先開火。055大驅的厲害之處,在于把預警、打擊、防御全鏈條打通了。從發現目標到導彈升空,整套流程能在幾分鐘內完成。美軍航母編隊再厲害,也架不住咱們的“發現即摧毀”模式。更關鍵的是成本,咱們一發鷹擊-21的造價,可能還抵不上美軍一發攔截彈,這種消耗戰打起來,老美絕對扛不住。
當然,實戰變數太多,誰也不能打包票。但有一點可以肯定:055大驅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以前是美軍航母想來就來,現在咱們在家門口劃了條1500公里的紅線,敢越線就得掂量掂量。這8艘萬噸大驅往南海一擺,別說美軍航母,就連周邊宵小都得重新考慮站隊問題。說到底,能戰方能止戰,手里有劍不用和手里沒劍,那可是兩碼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