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公開通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其中涉及多名農村基層干部:天津市北辰區大張莊鎮李辛莊村原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周學厚搞隨意決策,違規發放補貼;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三雷鎮上雷村三社原社長薛鵬山利用職務便利挪用社集體資金,用于償還貸款、裝修房屋等個人支出……案例顯示,必須持續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促進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持續深化整治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扎實開展對村巡察,細化完善新時代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規范。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職責,提升監督質效,加大對農村基層干部不廉潔行為的查處力度,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強化基層監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
4月22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今年第一季度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其中,第一季度立案鄉科級干部2.7萬人,立案現任或原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1.9萬人,數據較2024年同期的2.1萬人、1.3萬人有所增長,釋放出反腐敗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讓的強烈信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將農村基層干部依法納入監察監督范圍,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成效凸顯。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是農村基層干部腐敗和作風問題多發領域。多地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追回一批集體資金,查清一批遺漏資產,糾治一批“蠅貪蟻腐”,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更加規范有序。
在山東,2024年青島市共查處農村集體“三資”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586起,批評教育和處理1010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68人,留置25人,追繳資金1.04億元,保持嚴懲“蠅貪蟻腐”的高壓態勢;在陜西,西安市紀檢監察機關推動健全集體“三資”監督管理長效機制,截至目前,市紀委監委推動職能部門整改問題211個、健全完善集體“三資”監管領域制度機制60余項;在安徽,去年4至12月,紀檢監察機關堅決追回違規借用、貪占挪用集體資金和公款,共追回并退還群眾1.51億元,對未及時向群眾發放政策規定的惠民補貼、救助補助及征地補償款項,督促及時足額向群眾發放1.63億元。
除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強農惠農富農補貼資金發放、鄉村建設項目管理、鄉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村級組織選舉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煩心事少了,干部作風實了”“解決了很多想解決的問題”“老百姓就盼著這股清風一直刮下去”……看到身邊違紀違法的農村基層干部被查處,群眾普遍感到,黨中央動真格,反腐敗有力度。
同時,多地通報的案例也顯示出,少數農村基層干部在廉潔履職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的虛報冒領惠農專項資金,有的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謀取私利,還有的在救濟補助上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紀委常委、監委委員賀杰結合實際情況介紹,2022年以來,云州區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農村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占立案總數的57%,給予黨紀政務處分人數占處分總人數的55%。
整合監督力量,有效提升對農村基層干部的監督質效
今年3月,浙江省義烏市紀委監委提級辦理的上溪鎮某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某某案件被移送司法機關,其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行為被嚴肅查處,并被開除黨籍。
此前,上溪鎮紀委陸續收到多件涉及吳某某的信訪舉報,但由于監督力量薄弱等因素,在核查權錢交易問題線索上難以取得突破,遂向義烏市紀委監委申請提級辦理。“該案涉及群眾切身利益,且吳某某擔任村干部多年,人情干擾多、取證難度大,按規定可采取提級監督辦理模式。”辦案人員介紹,義烏市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與上溪鎮紀委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查清了吳某某在某村級工程項目中嚴重違紀違法事實。
經查,2019年8月,該村擬實施臨時基建變安裝工程,某建設公司經正常程序中標,在與村里簽訂施工合同和進場施工協議時,受到吳某某故意刁難。吳某某授意村民向該公司項目負責人索要好處,在談妥分批收取“好處費”后,才讓該建設公司簽訂施工合同。吳某某還利用職權規避工程招投標程序,將村內電表安裝工程也直接發包給該公司施工。
“案件久拖未決,還因為鎮街與村社干部之間日常工作聯系密切,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極易受到熟人請托、關系網絡等因素干擾,這也加大了辦理的復雜性和難度。”義烏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著眼解決監督力量較為分散的現實問題,各地結合實際統籌用好縣鄉監督力量,整合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街道)紀檢監察機構和村級紀檢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等監督力量,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工作格局。
廣東省連州市紀委監委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的管理監督,制定《連州市村(社區)、村民小組“一肩挑”人員監督清單》,列出履職盡責、人事任用、資產管理、廉潔自律、作風建設等5個方面的25個監督重點,明確監督路徑、監督標準,引導鄉鎮紀檢干部、村級紀檢員“照單監督”,有效提升對農村基層干部的監督質效。
湖北省宜城市紀委監委發揮片區協作優勢,在受理信訪件時發現居民燃氣管道多收開戶費的問題涉及多個鄉鎮,全市三個協作區開展聯動核查,查實部分村干部腐敗和作風問題,第一種形態處理29人,黨紀政務處分6人,返還群眾多交費用9.69萬元。針對此案暴露的問題,第三協作區督促住建等部門推動“問題管網”更新改造126.91公里,免費為居民加裝燃氣安全“三件套”5萬余套,惠及群眾14萬余人。
上海市浦東新區紀委監委運用“室組地”協同辦案,有效盤活基層辦案資源。今年初,在辦理區委巡察發現的問題線索時,浦東新區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牽頭協調,從“室組地”共12家單位抽調18名紀檢監察干部,組建了9個核查組集中開展案件辦理。在密切配合下,案件得以迅速突破,查辦效率極大提升,15天內完成了對21件問題線索的核查。截至目前,已立案10人、誡勉2人、批評教育14人。
提升治理效能,從嚴查處農村基層干部不廉潔行為,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不久前,新修訂的《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規定》印發,針對基層權力運行的關鍵環節,劃出“紅線”,明確“底線”,為農村基層干部廉潔、規范履職提供了基本遵循。
《規定》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農村基層干部管理監督的實踐做法進行系統總結,從5個方面予以細化完善,形成有力有效的監管體系。其中,明確縣級紀委監委可以通過提級監督或者在轄區內組織鄉鎮紀檢監察機構開展片區協作、交叉監督等方式,整合運用基層紀檢監察監督力量。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海濱街道紀工委書記陳旭輝對于開展片區協作帶來的變化深有感觸,“以前,街道開展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存在‘單兵作戰’、人手不足、力量分散、能力不強等問題,實行片區協作以后,不僅案件查辦質效有了明顯提升,紀工委干部的辦案能力也在協作過程中得到了鍛煉。”
此前,海濱街道紀工委發現一起社區干部違反財務票據管理規定,使用“白條”入賬的問題線索。鯉城區紀委監委運用片區協作機制,組織召開片區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工作會議,加強紀檢監察室對街道紀工委的全流程指導,由紀檢監察室審核把關線索處置、初步核實、審查調查等重點環節的材料,同時調配紀檢監察室、紀檢監察組人員力量共同查辦該案,有力提升案件查辦水平和質效,案件得以迅速突破。
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貝港城中村”改造項目是全市城中村改造示范案例之一,是本區改善民生的重點項目,涉及資金量大、群眾多。南橋鎮紀委有關負責同志坦言:“作為這一項目的屬地監督部門,我們主動履行監督首責,但鑒于人手不足、力量單薄,一度也難以實現全面監督。”
面對這一情況,南橋鎮紀委申請啟動片區協作,獲得奉賢區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助力,成立聯合檢查組加強對“貝港城中村”改造項目的監督檢查。檢查組下沉走訪聽取項目工作進展的同時,也緊盯村(社區)干部責任落實、廉潔履職情況開展監督。南橋鎮紀委通過條塊聯動,不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對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推進城中村改造項目各項工作穩步落實。
新時代以來,農村基層工作中實的導向、嚴的規矩不斷彰顯,農村基層干部紀律觀念、廉潔意識不斷增強。《規定》明確提出,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紀委監委深化運用片區協作機制,從嚴查辦了洲心街道南埗社區原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楊國光的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針對案件暴露出農村集體“三資”底數不清、資產交易不公開、財務管理不規范等問題,該區紀委監委加強案件剖析、摸清村(社區)農村集體“三資”情況,充分發揮室的“統”、組的“專”、地的“熟”優勢,片區協作推進以案促改促治。為深化同級同類教育,清城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深入南埗社區開展警示教育,深入剖析典型案件,同步推動全區8個鎮街1063名村組干部接受警示教育,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記者 薛鵬 李靈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