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彭博社記者提問,印度軍官聲稱在近期印巴沖突中,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和衛星圖像支持。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回應:“你的具體問題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了解。”
毛寧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國的重要鄰國。中方十分重視中印、中巴關系,始終秉持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的理念方針發展同所有周邊鄰國關系。印巴局勢緊張以來,中方一直堅持客觀公正立場,呼吁印巴兩國保持冷靜克制,避免局勢升級。我們支持和歡迎印巴實現停火,愿繼續為實現全面持久停火、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同時,會上,印度記者一直追問巴基斯坦訪華是否和印巴局勢有關,是否向巴方提供武器,中方將向巴方傳遞什么信息?結合這個提問看印度的意圖就很清晰了。
為啥印度軍方聲稱中國給巴基斯坦提供防空系統?
制造輿論壓力干擾中國
印軍這么說,大概率是想給自己在沖突中尷尬的表現找個“借口”。在這次的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擊落了印度花大錢買的“陣風”戰機,用的還是向中國購入的殲-10ce,印度可能覺得自己在防空領域吃了大虧,心里不平衡,就想把責任推到中國身上,畢竟中國和巴基斯坦關系鐵,在軍事合作上也有不少成果,印度就想借這個事兒,把水攪渾,轉移國內對其軍事行動不利局面的注意力。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的回答很巧妙,毛寧建議記者向主管部門了解具體問題,避免了對印度軍方無端指責信息的被動回應,防止陷入印度可能設置的輿論陷阱,同時也維護了中國的外交話語權。表明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國的重要鄰國。暗示中國不會做不利于地區和平穩定、破壞與鄰國關系的事情,中國與巴基斯坦的正常合作并非如印度所指責的那樣是在介入印巴沖突。中國在印巴問題上一直堅持客觀公正,反對將軍事合作政治化。
印度記者為何在例會上兩次追問巴基斯坦訪華目的?
印方對中巴關系的的高度敏感和警惕
印巴剛經歷沖突,雙方關系還很緊張,在這個節骨眼上,巴基斯坦訪華,印度肯定會多想。他們擔心中巴在會面中會討論針對印度的議題,比如加強軍事合作、在地區事務上共同對抗印度等。
印方對地區格局變化的擔憂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印度在印巴沖突后心里沒底,對周邊局勢的變化充滿不安,印方擔心中巴之間的緊密合作會改變地區力量平衡,影響其“亞洲強國”的地位。這是源自于印度追求地區霸權和敵視巴基斯坦的心理。
試圖探詢中國的立場與態度
印度記者的追問也可能是想進一步探明中國在印巴沖突中的立場和態度,試圖從中找到所謂的 “威脅” 或 “不利因素”,看中國是否會在此次訪問中對印巴局勢做出新的表態或采取新的行動,以及是否會支持巴基斯坦在與印度的沖突中采取更加強硬的立場,以便印度能夠提前調整自己的策略和應對措施。暴露出其對巴外交事務的過度關注以及對中巴關系發展的不安。
印度此前雖然“落敗”,但是在國內舉辦慶祝勝利活動,轉移國內民眾對政府不力的視線,將國內矛盾向外轉移,以緩解政府面臨的國內壓力。看似歌舞升平,可實際心里正打鼓,沒有那么平靜。
印巴此前同意將停戰日期延續到5月18號,而在停火到期之后,印巴并沒有馬上開打。印度軍方18號當天表示,和巴基斯坦的停火“沒有終止日期”,雙方將“繼續暫停敵對行動”。表明印巴雙方無意升級為全面戰爭,在內外壓力下,但雙方摩擦不斷,局勢依然敏感脆弱,停火更像是戰術性喘息。在這種情況下,印度軍方的聲稱和印度記者的追問,都顯示出印度內心的焦慮。而中方的回應,給緊張的局勢注入了一股理性的力量,展現出中國在處理地區沖突時的成熟和穩重,致力于勸和促談,推動印巴走向和平解決爭端的道路。
中方態度
中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印巴別把沖突擴大化,畢竟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國的鄰居,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對中國自身的發展環境也很重要。中國和印巴都有密切的經貿往來等聯系,沖突升級對誰都沒好處。而且中國也不想被卷入印巴的矛盾漩渦里,只想以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身份,推動雙方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維護地區的和平大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