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量運回黃金預防美債暴雷
作為當今全世界流通最為廣泛的硬通貨,黃金無疑是當今世界上各國政府競相囤積的重要資產,特別是當全球經濟形勢出現劇烈震蕩之時,足夠多的黃金可以保證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不被外國金融洪水所擊垮。
俄烏沖突爆發前夕,俄羅斯方面也曾大量進口黃金,讓俄羅斯經濟的表現極其優異,沒有絲毫的崩潰跡象,要遠遠好過前線的俄羅斯軍隊。
美國總統特朗普
而在特朗普上臺之后美國開始在全球金融上“動刀子”,妄圖通過高額關稅來讓美國的制造業回流結果卻導致了美國國內股市,債務,貨幣三大支柱性產品的暴跌,全球經濟的展望預期也隨之大幅下降。在這一大背景之下,中國增持黃金就成為了一個必要的選擇。
中國大量運回黃金預防美債暴雷
本周二,根據中國海關所公布的相關數據稱,中國在4月份所進口的黃金總額達到了127.5公噸創造了過去11個月以來的最高紀錄,增幅也達到了73%,放在過去是非常罕見的一個現象,與之同樣作為硬通貨的鉑金也同樣進口了11.5噸,創造了新的記錄。要知道,在整個4月期間,因為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的所作所為,導致國際黃金的價格一路走高,一度觸及3500美元/盎司。
但即使就是在這個高位上,中國依舊選擇大量運回黃金,間接證明了局勢之緊迫超出了常人的預期。同期,中國對于國內的黃金流動實施了較為嚴峻的管控,定向幾家特定銀行發放進出口許可,這樣進回來的黃金都進了外匯儲備當中,而非是用來平衡貨幣。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此外,隨著今年6月份的將近,美國有一筆近乎6萬億美元的債券即將到期,但身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進行相關內容的磋商,反而因為降不降息一事吵得不可開交,由此看來,美國的第一輪債務暴雷已經是板上釘釘了,所以中國才選擇了大量運回黃金,來對美債實施風險對沖。
中國還防了特朗普一手
另一方面,盡管中美兩國如今已經簽署了相關的貿易協定,但雙方約定的90天期限說長也不算長,與日本這樣的國家類似,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談判進展聊勝于無,只是簽署了相關的溝通備忘錄,約定繼續進行磋商而已。這或許也意味著,中美雙方“談崩”的可能性并不低,極有可能再次陷入互相加征關稅的狀況。
中國東盟自貿區成員國
在這一大背景之下,中國加大了與東盟之間的接觸,也是在本周二,中國與東盟舉行了一思經貿部長特別會議,雙方共同宣布完成了中國-東盟自貿區的3.0版本談判,內容當中涉及了綠色經濟,供應鏈互通互聯,以及經濟技術合作等多個新增的章節。
按照過去的普通自貿協定,新版的3.0很顯然就是將整個東盟納入到了中國的供應鏈體系當中,進一步形成一個統合生產與銷售市場為主的,涵蓋20多億人口的超級工業綜合體,這也意味著,今后中國的重心將繼續放在與東盟之間的貿易上,進一步放低對美貿易占中國外貿當中的比重,最大程度上能夠避免由美國潛在的脫鉤帶來的影響,算是實打實的防了特朗普一手。
延伸閱讀:
特朗普想要的邀請函不會有了,中方不僅給他明確定性,而且通過半個月的布局讓美國“出局”,具體情況如何?
在結束對中東三國的訪問后,特朗普迅速向中國喊話,表示愿意訪華。不過,特朗普等了4天,沒有等到他想要的邀請函,而是收到了中國商務部的警告,指出美國雖然對芯片出口管制更改了相關表述,但依然是施壓他國不得購買中國的芯片。對此,中方直接要求美國停止“歧視性”措施。同時,在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的專題吹風會上,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梁建軍直言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并指出中方對美國不會抱任何幻想,也不指望通過一次談判就把所有問題解決。
美國總統特朗普
而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中美也展開了一次交鋒。這一次,中方并沒有給特朗普政府留情面。當美國駐聯合國代理代表謝伊炒作南海問題,聲稱中國進行了多次“脅迫行為”,還“譴責”中方在黃巖島附近海域對菲律賓實施的阻撓行為時,中國駐聯合國臨時代辦耿爽直接當面反將一軍,指出美國借口所謂“自由航行”,屢次出動艦機在南海炫耀武力,并公然對域內國家進行挑撥離間,美國才是威脅南海安全的最大因素。要知道,美國長期仗著自身“霸權”,不斷插手國際事務,已經我行我素慣了,其他國家也敢怒不敢言。但現在,中方的態度越發強勢,直接當場揭露美國的真面目,這也釋放了一個信號:對美國干涉南海局勢的做法,中國后續將采取更強力的反制。
中美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交鋒
而且,中美達成“關稅休戰”已經過去了約15天,在這個時間段,中方已經做好了布局。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糧集團正在對巴西的桑托斯港口進行建設,讓這座老舊的港口成為拉美對華出口農產品的重要門戶。相比之下,美國大豆對華出口額已經暴跌36.8%,為17年來新低。要知道,中國是美國大豆最重要的出口市場,現在對華出口額持續下降,使得美國大豆的庫存刷新了5年最高值,達到了1034萬噸。這些大豆賣不出去,使得美國農民的利益嚴重受損,而他們是特朗普政府的主要支持者。顯然,美國大豆在中國外貿中“出局”,將會給特朗普政府極大的壓力。
中國香港會展中心將舉行一場盛會
除了農產品布局,中國還從另一個領域改變國際格局。在5月30日,中國香港會展中心將舉行一場盛會,中方與20個國家聯手組建的國際調解院正式成立,而且還有60國代表會到場見證《關于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的簽署儀式。最開始參與國際調解院的國家只有11個。但現在,有近60國將會簽署公約,覆蓋了亞洲、非洲、歐洲、拉美的多個地區,而且聯合國多達20個國際組織的高級代表也會出席簽署儀式。而這場外交“突破”的過程,只用了2年多時間。更重要的是,國際調解院的出現,標志著“去霸權化”的正式實施,因為該機構采用了協商一致原則,明確表示要排除政治干涉。顯然,中國在用實際行動淘汰美西方的霸權,給21世紀帶來真正平等尊重、互惠互利的外交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