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近日報道,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日前公開表示,澳大利亞頂住了美國的壓力,拒絕在貿易問題上對華施壓。法瑞爾在采訪中稱:“我們希望增加而不是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我們將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而不是根據美國人的想法來決定如何繼續與中國的交往?!眻蟮涝拇罄麃喒俜綌祿Q,2023年至2024年度,澳大利亞對華出口額為2120億澳元,同年對美出口額僅為370億澳元。
隨著中美關系的緊張,澳大利亞在兩國之間的外交選擇也變得愈加敏感。雖然美國一直在敦促其盟友采取對中國更強硬的立場,但澳大利亞政府明確表示,他們不會為了迎合美國的要求而妥協,尤其是在涉及到國家核心利益的事務上。法瑞爾指出,當前澳大利亞政府正在與美國討論取消對澳大利亞的關稅問題,但他明確表示,這并非為了簡單達成協議,而是要確保協議能夠最大化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
法瑞爾(資料圖)
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其實已經消停了不少,在對中國的問題上不再發表什么過激言論,也沒有再派軍艦和軍機來南海挑事。之所以如此,便是因為前段時間,中國海軍編隊曾到澳大利亞附近海域游走了一圈,還進行了兩場實彈演習。炮彈的轟鳴聲已經響徹了整個南太平洋,澳大利亞雖然內心惶恐、不滿,但卻是敢怒不敢言,還要捏著鼻子說中國的行為合理合法。這就是軍艦出去一圈所帶來的威懾力,讓澳大利亞認識到了中國的硬實力。
此前中澳關系緊張,貿易合作一度被“凍結”,就是因為時任澳總理莫里森完全罔顧本國利益,為了討好美國得到更多扶持,故意針對中企,攪黃中澳合作。最終中國宣布反制,兩國關系降至冰點,澳大利亞的牛肉、龍蝦等大宗出口產品全部滯銷。背后挑動這一切的美國不僅不幫澳大利亞解決燃眉之急,反倒積極搶占澳商在華市場份額,妥妥的背刺?,F在的阿爾巴尼斯政府很清楚中澳關系惡化會對澳大利亞造成什么影響,所以他一上臺就著手修復兩國關系。
法瑞爾(資料圖)
澳大利亞這次轉向,就是算清楚了經濟賬,中國是他們最大的貿易伙伴,買他們的鐵礦石、天然氣、農產品,撐起了澳洲經濟的半壁江山。而美國呢,對澳貿易規模小不說,還動不動揮舞關稅大棒,連盟友都不放過,這種情況下,澳大利亞當然知道該怎么選,保住中國這個"大金主",比跟著美國瞎摻和劃算多了。在國家利益面前,再鐵的盟友也得靠邊站,澳大利亞能這么果斷轉向,除了算經濟賬,國內政治風向其實也跟著有了些轉變。
當然,這也不代表中澳關系就好得不能行了,相較于中澳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時候,現在的中澳關系也算不上太好,整體上,還是偏向政冷經熱。這應該是未來澳大利亞,以及美國主要盟友與中國合作的基調,有分歧,但仍會深入合作,尤其是在經濟方面的合作。你要說,關系能夠多么熱絡,不太現實,但是這些國家也不會說一點立場沒有,說翻臉就翻臉了。這是因為中國的影響力、綜合國力,仍在不斷提升,而美國則是日落西山。
法瑞爾(資料圖)
總而言之,特朗普團隊原以為“美國優先”口號能迫使盟友服從,卻忽略了各國對經濟主權的堅守。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直言:“如果美國不撤銷對歐盟的關稅政策,我們將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捍衛歐洲經濟和企業,我們不會為迎合美國而犧牲歐洲。”說到底,全球化不是誰家開的雜貨鋪,想關張就關張。特朗普那套"美國優先"的零和思維,在相互依存的現代經濟體系里根本玩不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