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L.Y
前言
2025年5月18日,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臺階上被記者圍住。
面對“為何突然訪華”的追問,他擠出笑容回答:“我們需要更多國際合作。 ”
這個外交辭令背后藏著驚人內幕——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在格陵蘭島偷裝衛星監聽設備時,被丹麥漁民抓了現行。
自特朗普上臺后,就多次揚言要吞并加拿大、格陵蘭島,因為過于離譜很多人都覺得,這只是特朗普為了要價嚇唬他們。丹麥是北約體系內對美戰略配合度最高的成員,因為格陵蘭島問題,也導致美國和北約、歐盟等其他盟友關系產生很大裂痕。歐洲也有不少對美國抱有幻想的,認為特朗普只是開玩笑,但事實并非如此。
特朗普或武力奪島
5月初,中美還在因關稅而博弈,俄烏沖突也沒能停止不說,中東局勢還緊張了起來,印巴沖突,美軍胡塞,可以說,這每一件事情中都有美國的身影。
本以為,特朗普會因此而忙碌一陣子,卻不想,他竟還有心思針對丹麥格陵蘭島,在5月4日的時候,特朗普突然公開表示,或動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島。
對此,特朗普給出的理由是,美國為了國際安全非常需要格陵蘭島,也希望所有人能夠放心,美國會照顧好格陵蘭島的居民們,這格陵蘭島明明是丹麥的,當地居民在丹麥的管理下生活的也很好。
這特朗普給出的理由實在是無法讓人理解,讓人們不禁回想起了特朗普曾經說過的,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州的言論,每一次都說,但從未有過動作,所以,這一次美國是否也只是說說呢?
美國“調頭”的真正含義,是全球控場焦慮癥
美方繞過北約體系,直接對盟友屬地發起間諜滲透,引發的不僅是外交糾紛,更可能帶來跨大西洋戰略信任的全面破裂。隨著俄烏沖突持續、法國與德國對美援烏計劃態度反復,歐洲越來越多聲音主張“戰略自主”。
格陵蘭事件很可能成為美歐關系的一個新分水嶺。正如法媒評論:“如果美國連盟友的家門口都不放過,歐洲恐怕不得不重新考慮未來的安全框架。”
從紅海到格陵蘭,這不是特朗普“興趣轉移”,而是美式戰略邏輯的本質體現——當一個方向無法掌控,就迅速尋找另一個可控方向進行試探性擴張。軍事撤退不等于戰略收縮,而是尋求下一處壓迫空間的過程。
但這種“全球控場焦慮癥”式的政策,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影響力衰退的問題,反而暴露了其多線無力、盟友難控的現實困境。
夾縫求生,丹麥的算盤與無奈
眼瞅著山姆大叔步步緊逼,丹麥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想找個幫手吧,扭頭看看歐洲那幫老哥們,英國跟丹麥是幾百年的老冤家,法國這次也擺明了不想趟渾水。
至于俄羅斯?丹麥跟老毛子關系一直僵著呢,自家軍機軍艦沒少在人家門口晃悠,現在去求情,門兒都沒有。數來數去,好像也只有遠在東方的中國,既有這個實力,又跟丹麥沒什么地緣上的疙瘩。
可丹麥似乎忘了自己過去是怎么鞍前馬后跟著美國,沒少給中國添堵的。比如,不顧北京的強烈反對,偏要讓臺灣地區的頭面人物打著“民主聯盟基金會”的幌子竄訪丹麥,還在所謂的“民主峰會”上指手畫腳。
哥本哈根港口還扣著中國海關查出問題的丹麥奶粉貨輪,2.3億美元的貨都壓了大半年了。去年還跟著美國屁股后頭,制裁中國新疆的企業,這樁樁件件,都記在賬上呢。
王毅外長在自家地盤上接待拉斯穆森,話說得滴水不漏,既客氣又帶著刺兒。中方在格陵蘭問題上充分尊重丹麥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話里有話,潛臺詞不就是希望丹麥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比如臺灣問題上,也能拿出同樣的尊重來嗎?
據說會談的時候,背景的電子屏上還“一不小心”播放著臺灣地區領導人竄訪丹麥的畫面,這臉打得啪啪響。中方代表更是直接扔出兩份文件:一份是中格稀土合作的備忘錄,另一份,則是丹麥企業涉嫌跟臺灣地區搞軍事勾當的證據清單。
東方智慧入局,北京如何接招?
這意思再明白不過了:想讓中國拉你一把?行啊,沒問題。但你得拿出點誠意來,先把自家屁股上的屎擦干凈。在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事兒上,我國人向來認一個理兒:“你敬我一尺,我才能敬你一丈”。這不是威脅,這是規矩。
格陵蘭島這場戲,主角雖然是美丹,但中國絕不是看客。美國有它的霸道,軍事力量擺在那兒,政治滲透玩得賊溜??伤灿卸贪澹合⊥烈睙捈夹g比中國差著一大截,北極破冰船的數量跟中國比更是小巫見大巫,更別提那些關鍵礦產的供應鏈,想繞開中國這個大買家,難于上青天。
中國雖然不摻和格陵蘭的主權歸屬這種敏感問題,但在經濟和科技領域,手里的牌可不少。中國地質工程集團早在2016年就眼光獨到,拿下了格陵蘭東部一個礦區的勘探權。
雖然中資企業在島上的員工宿舍不幸被人縱火燒了,但中國產的破冰船照樣能把新鮮蔬菜穩穩當當運到首府努克的碼頭,而同一時間,美國軍艦運來的卻是軍用核反應堆的零部件,這對比,意味深長。
冰封棋局變幻,誰能笑到最后?
丹麥現在面臨兩難境地,一邊是北約領導者的施壓,一邊是自身的主權和長遠經濟利益。拉斯穆森帶著中國企業的報價單回國,報價單顯示稀土精煉廠可以保留49%的丹麥股份,體現了相當的誠意。
然而,拉斯穆森還未抵達哥本哈根,美國商務部的警告信就已送達,威脅要制裁那些敢于采用中國技術的丹麥企業,這種態度轉變之快令人咋舌。
格陵蘭當地也不太平,圍繞著要不要獨立公投、怎么開發資源這些事兒,各路神仙都在暗地里使勁兒。前進黨主席的競選賬戶里,突然多出來自美國加州的200萬美元政治獻金,這瓜可真不小,明眼人都知道錢從哪兒來,想干什么。
這場圍繞格陵蘭島的爭奪戰,遠沒到唱罷的時候。它不僅僅是丹麥和美國之間的恩怨情仇,更是全球大國在北極地區掰手腕的一個縮影。冰川融化,露出來的不僅僅是沉睡億萬年的土地和礦藏,更是赤裸裸的國家利益和冷冰冰的地緣政治算計。
丹麥想在這場驚心動魄的牌局里保住自己的核心利益,恐怕還得好好掂量掂量,到底該怎么走位,拿出真正的誠意和過人的智慧。畢竟,這世上的午餐,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北極冰川之下,涌動的不只是融水,更是赤裸裸的利益與永不停歇的較量。格陵蘭的未來,注定不會平靜。
參考信源:王毅:在格陵蘭問題上,中方尊重丹麥主權和領土完整 2025-05-19 18:20 直新聞
美國政府多路出擊 格陵蘭島局勢引擔憂 2025-05-19 03:20 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