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壘磊
我曾有過一段很不自律的時光,高中一周兩次逃學,通宵在網吧打游戲;幾乎每節課都睡覺;一個暑假能胖30斤……但在此之前,我是個被極度壓制內心需求的人,從小開始,我的成績幾乎總是全校第一,不管去到多好的學校,不管進去時候是什么成績,用不了多久就能到第一。可與此同時,我也失去了很多童年的快樂,同學來我家找我玩,我爸會幫我直接回絕,他寧可讓我在家看書,練書法,也不讓我出門。
上了高中以后,當我爸以為我跳過中考就進了省重點的尖子班,終于可以松一口氣的時候,真實的情況卻是,在高中住校,他管不到了以后,我內心的真實需求報復性反彈,從一個好學生淪為了一個他們極其陌生的壞學生,一切他們認為壞學生才會做的事,我幾乎都做了。
就這么晃蕩著過了兩年,到了高三,當他們以為我就是墮落了,擺爛了,徹底廢了的時候,我突然又變了一個人,變得極其自律,半年時間就從班里倒數又回到了前五。
知道這里的差別嗎?任何事情的心力,都需要你從心底里發出來——只有你自己徹底想明白了,你才有可能做好一件事。我從小到大就不愛學習,不學習也能考第一,但他們偏偏要把我變成一個他們認為的好學生——我明明都學會了,但就是不讓我玩,不讓我跟同學社交。這個時候我是打心底里厭惡學習的,學習是我這輩子最討厭的事。他們能管我一輩子嗎?不能,我總會逮到機會的,逮到機會就會變得“無惡不作”,這就叫報復性反彈。
可他們的理念是,我不管你以后怎樣,我就壓制你,管到你進了省重點,你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吧?其實我后來因自律而追上去的成績,靠的都是自學,跟老師的關系根本不大,他們完全不懂這種心力的意義。
到了今天,我已經完全懂得了如何運用這種力量,我成了一個什么事都打不垮的人,且幾乎從不會感到疲憊,我知道自己哪怕出門要飯,也會在短時間里,成為那一帶要到最多的人。每當我看到很多在學歷上特別優秀的孩子,出了社會就開始擺爛,躺平,只完成工作里的分內事,不肯再碰一點點創造性的事情時,我就覺得可惜,可惜的是,他們有著優秀的學歷,卻遠離升職加薪,無法也無意為這個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這些大概率就是一群在學生時代,心力被榨干耗盡的人。
每每想到這里,我就會想,如果我沒有那兩年瘋狂當壞學生的經歷,如果我沒有把壞學生當到極致,以致于在高三有了一次“頓悟”的經歷,我是不是也可能變成這樣?有了優秀的學歷又如何?聰明又怎么樣?后程都沒有跑的意愿了,前面的領先還有意義嗎?還能自由地運用這股發自心底的力量嗎?
想想后怕,很多父母拼了命地養出“優秀”的孩子,但其實只是在他們的社交貨幣里認可的那種“標準優秀”。他們的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就是他們的最優解,卻未必是孩子自己的最優解。他們大可以甩鍋,說我盡力了,我盡我所能管你到這里,后面都是你自己的事了——可你上半場都把人榨干了,回頭下半場人跑不動了,你說是人家自己的事?
同理,你可能沒被父母榨干,但也可能被配偶榨干,被孩子榨干,被你周圍一圈人的共識榨干。如果你發現你現在做的事情都是你自己不喜歡的,都是別人需要而不是你自己需要的,時時刻刻你都不得不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愿的,那你就很接近被榨干了。MD,領導地方要陪笑臉,客戶地方要自我灌酒,回家要挨老婆的訓,不喜歡的親戚還不得不走動,給自己花個錢扣扣搜搜,閑下來竟然還得上進和學習?WTF,一個在哪里都當孫子的人,你期待他雄起,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就算不自殺,不抑郁,也只會想釣魚,想找個山洞躲起來當野人。
有舍才有得,我的所有力氣,都來源于我舍棄了別人的期待。我率性而活,不被世俗綁架,我愿意在任何人那里,當一個不稱職的惡棍——說我不稱職?沒問題,我就不稱職,直接遠離你,根本無所謂,所以我很好地保護了我的生命力。
沒有任何的社會共識,可以強迫我做我不愿意的事,我只把力氣用在我自己想用的地方,所以我才有用不完的力氣。你干8小時苦哈哈,我干16小時笑嘻嘻,第二天又是16小時,你跟我拼?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你得護好自己的心力,把它們都攢起來,用在一個目標上。
普通人最大的問題是,在可以舍棄的事情上胡亂堅持,卻在應該加大力度打爆對手的地方,投入不足。
(完)
我是蔡壘磊,感謝你的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