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廖丹
5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開展情況。
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扎實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作為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剛剛頒布并已正式實施的民營經濟促進法,進一步明確了規范涉企執法的法治原則和制度基礎。
今年3月以來,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分別對本系統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作出部署。司法部作為國務院行政執法監督機構,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統籌組織政府系統的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同題共答,扎實推進。
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專項行動為企業挽損近1億元
關于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提到,這次專項行動目標明確,就是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精準監督,動真碰硬,加大糾治力度,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促進行政執法機關、執法人員依法履職,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專項行動中,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地區,聚焦糾治四類突出問題,一是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問題;二是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行為;三是執法標準不一致,要求不統一,加重企業負擔的行為;四是濫用職權、徇私枉法、該罰不罰、‘吃拿卡要’、粗暴執法等違反執法規范要求的行為。這些問題涉及面廣、危害性大,企業反映最為強烈和集中。” 胡衛列表示,此次專項行動能否取得成效,關鍵就在于這些問題能否得到真正地糾治。
目前,各地區、各部門正梳理形成問題清單,進行自查自糾。截至5月21日,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的工作平臺共匯集各地區各部門問題線索6232條,督促辦理5246條。整治的問題涉案金額3.35億元,為企業挽回損失9881.35萬元。各領域的查糾積極推進,行政罰款數額總體呈下降趨勢,亂檢查得到有效遏制。
“為加強對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的指導,今天,我們還同步發布了8個執法監督的典型案例,體現了行政執法監督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態化、長效化特點,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可以為各地各部門開展專項行動提供借鑒。” 胡衛列表示。
對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堅決落實“四個最嚴”要求
如何讓行政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做到該嚴則嚴、當寬則寬,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對此,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劉波提到,目前很多地方在積極探索柔性的執法方式,優化執法理念,堅持執法和服務相結合。實踐中我們也看到,一些地方出臺了免罰或者不罰的清單。深圳龍華區建立了“柔性執法”機制,對主動自查自糾的輕微違法企業,開通了免罰清單綠色通道。實踐中的這些探索,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一味強調柔性執法,強調溫度,會不會導致該管的不管、該罰的不罰、監管不到位的問題?劉波表示:“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自始至終態度都很明確,就是要嚴格依法依規,這也是我們這次開展專項行動要堅持的一個原則。比如輕微不罰、首違不罰這樣一些提法,在實踐中,法律上有著嚴格的適用條件,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根據具體的事實和情節,按照包容審慎的原則來執行。”
行政執法是行政機關履行政府職能、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重要方式。在行政執法當中,要體現對各類主體的平等保護,嚴格依法平等適用,不能違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不能僅僅為了讓執法有溫度而突破法律底線,所以要堅持辯證地看這個問題。
劉波表示,規范執法不是執法越寬越好,更不是不執法,而是依法該嚴則嚴、當寬則寬,特別是對食品藥品安全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域,要堅決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要讓行政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