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司法部、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的開展情況,并答記者問。目前發布會剛剛結束,總臺央視記者王晨正在發布會的現場,發布會釋放了哪些關鍵信息?請他來介紹一下。
總臺央視記者 王晨:在發布會上相關部門介紹,目前專項行動的糾治效果初步顯現。截至目前,整治的問題涉案金額3億多元,為企業挽回損失9800多萬元。嚴格規范罰款的設定與實施,行政罰款呈下降趨勢。亂檢查得到有效遏制,檢查質效不斷提高。同時,積極建立長效機制,比如,針對違規異地執法問題,公安部印發跨省涉企犯罪案件管轄規定。針對執法標準不一致問題,司法部會同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消防救援局研究解決方案。針對執法行為不規范、“吃拿卡要”等問題,司法部正在起草行政執法人員管理、行政執法行為規范等方面制度。
讓我印象最深的,有記者問到,如何在行政執法的“力度”與“溫度”之間找到平衡點,做到該嚴則嚴、當寬則寬,讓行政執法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相關部門的回答真的是考慮得很有針對性,比如就提到了市場監管總局已構建剛柔并濟的執法體系,對符合首違不罰、輕微不罰法定條件的,要采用柔性執法方式,依法處理;發布首批“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清單”,明確8類首次違法、4類輕微違法不予處罰情形,給予企業自我糾錯空間,并將動態優化清單。例如,某地小微企業因標簽標注不規范首次違法,經整改后免予處罰,既維護法律權威,又保障企業發展。
另一方面,剛性執法守護安全,做到嚴格規范、依法履職。比如在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不是越寬越好,越溫柔越好,必須強調嚴格執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保護企業和群眾的合法權益。聚焦非法添加、無證經營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保持高壓態勢,建立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指導性案例制度,全國據此查處重大食品安全案件多起,有力震懾違法者,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我想,這場發布會一定讓全社會都真切感受到了黨中央堅決糾治涉企執法突出問題的決心,為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提振發展信心,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給我們樹立了信心。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