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日本新潟[xì]縣柏崎市的田中角榮紀念館中,有一件意義重大的藏品。它就是毛主席贈送給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的影印宋刻本《楚辭集注》。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因抗日戰爭而僵化多年的中日關系迎來了冰消雪融的時刻。在中南海的會客室里,毛主席會見了田中角榮,雙方相談甚歡。
會見結束時,毛主席將《楚辭集注》作為禮物,贈送給了田中角榮。
起初,田中角榮并不明白,中國典籍那么多,毛主席為何會選擇《楚辭集注》。直到后來,他讀到第八章時才領會到毛主席的用意,恍然大悟之際,直夸偉人博古通今。
那么,這本《楚辭集注》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樣的故事呢?
歡迎宴會上的風波
對于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來說,1972年下半年,是忙碌到兵荒馬亂的一段時期。
1970年,中國和加拿大建立了外交關系。兩年后,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正常化。
緊接著,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恢復了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種種跡象都表明,中國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一股新的外交勢力。
中國左右逢源,在外交場上如魚得水,日本就不太好過了,幾大勢力為了中日恢復正常邦交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佐藤內閣看不清形勢,依然堅持敵視中國的政策,日本在野黨、自民黨和商界人士一邊抨擊內閣,一邊要求政府跟上世界形勢的發展,改善中日關系。
佐藤榮作
當時,田中角榮正在角逐首相之位。他明白,中日關系破冰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
聰明的他抓住了這個熱點,以承諾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為前提,坐上了內閣首相的位置。
佐藤下臺了,中國和日本都喜聞樂見,周總理甚至公開表態:“……要加緊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這是值得歡迎的?!?/strong>
周總理的話,給田中角榮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眼下,中日雙方都表現出了恢復正常邦交的迫切,田中角榮訪華的事兒就這么定下來了。
為了順利訪華,完成承諾,田中角榮做了很多準備。他每天八點半睡覺,凌晨一兩點就起床,閱讀有關中國的書,一直讀到五六點。
不僅如此,他還仔細研究了毛主席、周總理和姬鵬飛外長的個人經歷、生活習慣和舉止特征,把知己知彼演繹到了極致。
不得不說,田中首相的準備工作還是有點用的。
他到達中國后,和周總理共舉行了4次正式會談,整個過程都沒出什么差錯,雙方對彼此的印象都很好。
然而,百密終有一疏,田中角榮在正式會談中沒有掉鏈子,在歡迎宴會上卻出了差錯。
9月25日晚上,由中方舉辦的歡迎宴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經過了下午的第一次正式會談,中日雙方已經闡述了各自的基本立場和想法,初步達成了“通過談判,一氣呵成,一舉恢復邦交”的共識。
在這種情況下,歡迎宴會的氣氛非常融洽,賓主盡歡。
席間,田中首相被周總理勸著喝了幾杯茅臺,興奮得他一會兒拿著毛巾擦汗,一會兒啪嗒啪嗒地搖著扇子,看起來忙得很。
酒宴方酣,就到了雙方首腦致辭環節。周總理一如既往地才華橫溢,溫文爾雅。他鏗鏘有力的聲音傳遍了整個大廳,擲地有聲,臺下的嘉賓激動得手掌都拍紅了。
輪到田中角榮時,他的情緒有點低落。畢竟中日之間還橫著一個侵華戰爭,這段歷史太過沉痛了。
“過去幾十年間,日中關系經歷了不幸的過程。”田中微微低頭,語氣帶著愧疚。“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對此,我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田中角榮的話一說完,在場的中國人就面露不悅,宴會廳里開始響起一片嗡嗡的議論聲。
周總理皺了皺眉,臉色變得嚴肅,但轉瞬之間又掛上了招牌笑容。他沒有當面指出田中角榮的錯誤,而是裝作無事發生,顧及著招待客人的禮節。
田中角榮還不知道自己闖了禍,依然抒發著他的美好愿景:“希望我們能在悠久的日中友好的道路上邁出新的一步?!?/strong>
這場宴會就在中國人的心塞中結束了。第二天下午,周總理趕到田中首相下榻的釣魚臺國賓館18號樓大廳,舉行第二次首腦會談。
細心的周總理注意到田中角榮易出汗的體質,還貼心地給他帶了一把畫著梅花的漂亮扇子。
田中角榮拿著扇子把玩,稀罕不已,一會兒放進衣兜里,一會兒又拿出來。
氣氛正好,周總理就切入正題,以嚴厲的語氣譴責日方在描述侵華戰爭時,用了“添麻煩”一詞,并明確表示,田中首相對之前發生的不幸感到遺憾,并表示要深刻反省,我們能夠接受。
但是,“添了麻煩”這個詞用在侵華戰爭上實在不合適。在中國的文化中,“添麻煩”通常指的是普通的小事情,“麻煩”在漢語里意思很輕。
怕田中角榮不好理解,周總理就地取材,舉了個小例子:“比如,剛才有記者在這里照相,耽誤了時間,就可以說是‘找麻煩’?!?/strong>
可是,照相和戰爭是一碼事嗎?戰爭帶來的傷害是普通的小事情嗎?顯然不是。十四年抗戰,中國軍民死傷以千萬計,日本的貪婪殘忍,給中國人民帶去了深重的災難。如此慘痛的過往,是一句“添麻煩”就可以形容的嗎?
田中角榮目瞪口呆,他根本不知道這三個字還有這么個說法。他解釋,在日本,“添麻煩”一詞的意思就是誠心謝罪,請求原諒,也有表示永不再犯的意思。
說完,田中心有余悸地補充,如果從漢語角度來看,這個表述不合適,那么他們可以按照中國的習慣改。
周總理不置可否,認可了這個處理方式。
接下來,中日兩國首腦針對國際問題、各自的對外關系和外交政策又舉行了兩次會談,會談一直很順利。期間,田中角榮還在姬外長的陪同下暢游長城。
本來,田中角榮認為“添麻煩”這一趴已經過去了,但萬萬沒想到,這個風波還有后續,同時也讓他收獲了一個意外之喜。
毛主席贈書:此“迷惑”非彼“迷惑”
9月27日晚上八點半,田中角榮帶著精心挑選的國禮——日本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的風景畫作《春曉》走進了中南海。
在這里,他和中國領袖毛澤東進行了一場長達一個小時的友好談話。
談話地點在毛主席的一間會客室里,這里擺滿了書籍,一走進去便可聞見翰墨書香。
“會談的情況怎么樣?吵架了沒有???”毛主席像拉閑話家常似地開口,語氣詼諧幽默。說完后,他笑著補充:“天下就沒有不吵的,總要吵一下,吵出結果來就不吵了嘛!”
然后,他話鋒一轉,問道:“你們那個‘添麻煩’的事解決得怎么樣了?”
田中角榮姿態謙卑,真誠地回答:“我們會按照中國的習慣修改。”
毛主席點點頭,為“添麻煩”這個詞作了更形象地闡述:“‘添了麻煩’這樣的話不夠分量,年輕人不滿意。因為在中國,只有出現不小心把水濺到婦女的裙子上,道歉時才會用這個詞。”
田中角榮連連稱是,表示一定改,明天就改。
解決了這個不太愉快的小插曲,談話就正式開始了。
就像田中角榮事先了解過的那樣,毛主席的性格親切隨和,學識淵博,說話的時候不會刻意裝腔作勢,而是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說著極為深刻的哲理,通俗易懂,引人入勝。
交談中,毛主席時而用英語,時而用日語,話題也從國際形勢談到了北京風味菜,囊括歷史、政治、文化、生活各個領域,可謂是談天說地,話題無所不包,會客室里時不時就傳出一陣陣爽朗的笑聲。
田中角榮深深地為毛主席的人格魅力和淵博學識而折服。他感覺自己面對的不是一國領袖,而是許久不見的老友,在友人面前,他可以無拘無束,用最親切自然的姿態閑話家常。
九點半,這場談話在田中角榮的戀戀不舍中結束了。他看了一眼精神矍鑠的毛主席,真誠地說:“看來,您身體很健康,今天能見到您很榮幸。”
毛主席擺擺手,不在意地笑著:“不行咯,我這個人就要見上帝啦!”
周總理聞言,臉上露出了關切的神色。他指向擺滿書籍,靠墻而立的書架,擔憂地開口:“他每天要讀很多書和文件,你看,有這么多書?!?/strong>
田中角榮掃了一眼擠擠挨挨的書架,內心升出一股敬佩。“看來,我不能借口忙而不讀書了,要好好讀書才行?!?/strong>
毛主席點點頭,對田中角榮的話非常贊同。他站起身,指著四周堆積如山的書說:“我有讀不完的書,每天不讀本書就不能生活?!?/strong>
說著,他從書架中抽出一本《楚辭集注》遞給田中角榮:“沒有什么禮物,把這個送給你?!?/strong>
田中角榮不明白毛主席為什么送他這本書,但還是開心地收下了。
第二天,田中角榮在雙方起草中日聯合聲明時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將“添麻煩”修改成了“重大損害”。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過去由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9月30日,田中首相圓滿完成任務,返回日本。這之后不久,中日就恢復了正常邦交。
為表誠意,雙方互贈國禮,中國大熊貓“康康”和“蘭蘭”落地東野,日本的1000棵名貴大山櫻也在北京扎根。
回國后,田中角榮沒有忘記那本《楚辭集注》,哪怕事務纏身,他也會抽出時間仔細拜讀。在讀到《九辨》時,他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
《九辨》是戰國宋玉寫的長篇抒情詩,里面有幾句話引起了田中角榮的注意。
“忼慨絕兮不得,中瞀亂兮迷惑”、“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按而學誦?!?br/>
這兩句詩里都出現了“迷惑”一詞。田中角榮沉思半晌后,了然地笑出聲,終于想通了毛主席為什么會送他這本書。
說起來,還是跟那個“添麻煩”有關。
原來,無論是中文還是日文,都有“迷惑”這個詞語,但它們的意思可不一樣。
日文中的“迷惑”,翻譯成中文就是“添了麻煩”,田中角榮的原話,用的就是“迷惑”一詞。
而毛主席給田中首相贈送《楚辭集注》,也是想讓他理解中文“迷惑”一詞的意思,明白它和日文的不同之處。
同時,讓田中角榮好好體會一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魅力。
由此可見,毛主席早已對《楚辭》爛熟于心,而且得心應手地運用到外交領域中,達到了信手拈來、出神入化的境地。
田中角榮想通后,心情復雜地闔上扉頁,贊嘆道:“毛真是博古通今啊!”
接下來,感到大有收獲的田中角榮將《楚辭集注》交給讀賣新聞社復印了一些。
有趣的是,一年后,讀賣新聞社社長臺光雄又將日本復印的《楚辭集注》回贈給了毛主席。
這下子,毛主席的藏書中,不僅有中國版的《楚辭集注》,還有日本復印版的《楚辭集注》。日本復印的那個版本,第六冊上還有毛主席親筆圈閱過的筆跡。
一本《楚辭集注》,不僅見證了中日關系破冰的歷史性時刻,還架起了中日文化交流互鑒的一座橋梁。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本《楚辭集注》依然靜靜地躺在田中角榮紀念館的玻璃柜里,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游客為它駐足,重溫那段遠去的歷史,感受當年田中首相表示要深刻反省的愧疚、沉痛之心。
誠然,中國和日本的對外交流中,文化交流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倡導中日文明包容互鑒,才能共筑友誼長橋。
但需要明白的是,這種友誼是建立在日本尊重歷史之上的,日本只有正視歷史,才能不斷為兩國友好注入新基因。
輕視歷史,篡改歷史,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忍,望知悉。
信息參考:
1. 文匯網-文匯記憶|1972,田中首相訪華,毛主席送他一套什么書,有何深意?
2. 紅色文化網-中南海毛主席書房折服日本首相田中角榮
3. 中國新聞網-中日國禮絮話:毛澤東為何送田中角榮《楚辭集注》
4. 環球網-《楚辭集注》見證中日關系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