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至21日,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訪華,并取得了豐碩的訪問成果。首先,在中巴關系上有力的推動了雙邊經濟合作。其次,在印巴問題上,巴方獲得了中方的重要承諾。王毅外長強調,中方將一如既往的支持巴方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這相當于是在警告印度,印方如果對巴基斯坦主權有任何侵害行為,中方不會坐視不管。此外,在王毅外長的主持下,中阿巴還舉行了三方外長非正式會晤,極大地緩解了巴基斯坦的后方壓力,推動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關系的正常化。
以巴基斯坦的國力和地緣處境,如果沒有中國相助,印度通過軍事行動、貿易打壓、在巴基斯坦境內扶持代理人等手段,將給巴基斯坦帶來極大地壓力。但如今巴鐵不僅能夠一一應對,而且在與印度的軍事沖突中還占據上風,這背后與中方的相助密切相關。而這,顯然是印度所不想看到的。
所以中巴才剛談完,印度就在中方最為敏感的臺灣問題上搞起了小動作。據臺媒報道,5月21日,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安德拉邦等四邦政府代表率團竄訪我國臺灣地區,并出席所謂的“臺灣-印度投資策略伙伴論壇”。“印度臺北協會”會長葉達夫介紹稱,這是印度史上規模最大的邦政府代表團竄訪臺島,還稱這次論壇將深化臺灣地區與印度之間的經貿連結。
毫無疑問,這是印度違背對華承諾的又一大例證。臺灣屬于中國的一部分,中印建交時,承認并遵守一中原則是印方對華作出的嚴肅政治承諾。這次印方派出的代表團,不是議員,而是政府代表,這就是政府行為,嚴重違反了一中原則。
從當前背景來看,印度四個邦政府代表竄臺,不排除是對近期中巴互動表達不滿,尤其是在這次印巴沖突中,中方此前賣給巴基斯坦的殲-10CE戰機,讓印度空軍吃了癟,在國際上顏面無存,讓印度短期內不敢在軍事上再對巴基斯坦起歹心。
從長期來看,這是印度與臺當局相互勾連的結果。一方面,印度在臺灣問題上一直都不老實,例如此前佩洛西竄臺時,印度并未像大多數國家一樣聲明一中原則,而是含糊其辭。去年莫迪順利連任后,還在社交平臺上與賴清德公開互動。這些在中方底線上試探的挑釁舉動,都說明莫迪政府也有意打“臺灣牌”。
另一方面,面對“邦交”逐漸清零的尷尬處境,民進黨當局改變了策略,開始通過砸錢投資等方式,擴大在歐洲、印度等地的存在感。截至到去年,島內在印度的投資已經累計達50億美元,在電子、機械等領域,島內有意向印度轉移部分產能,富士康等臺企在印度均設有工廠,其目的絕非簡單的經濟考量,而是示好莫迪政府的“印度制造”戰略,通過拉攏印度對抗大陸。但眾所周知,印度就是投資黑洞,連美企都有去無回,更不用說臺企。
總的來說,這次印度派大規模代表團竄臺一事,已經嚴重越過了中方的紅線。莫迪政府應當清楚,由于邊境爭端,中印關系這些年來一直處于低谷,此時在最為敏感的臺灣問題上做文章,將給中印關系帶來極大的負面沖擊。至于臺當局,也應該認清現實,無論他們怎么折騰,都改變不了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討好印度,說到底還是去當冤大頭,拿島內的利益,換取自己的政治私利,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