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財經》新媒體 撰稿人 舒志娟/文 編輯 | 高素英
5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宣布,未來三年,阿里巴巴將投入超3800億元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過去十年總和。作為戰略的核心部分,阿里云正加速構建一個覆蓋中國、日韓、東南亞、中東、歐洲以及美洲的全球云計算網絡,并計劃在阿聯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日本和墨西哥新建七個數據中心,為中國企業出海鋪路搭橋。
吳泳銘在回顧阿里巴巴全球化歷程時提到,1999年,阿里成立的首個業務alibaba.com,其初衷是幫助中國企業出海,主要通過將中國商品銷往海外,實現“貨通天下”的愿景。而如今,中國企業出海已經邁入了新的階段,阿里巴巴不再僅限于商品出海,而是推動中國的技術、品牌和高端制造走向全球市場。
吳泳銘認為,中國企業走向全球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擁有14億人的龐大市場,豐富的應用場景,全球數量最多的優質工程師,以及高強度且多樣化的市場競爭環境。
在他看來,在中國市場能夠脫穎未出的產品和技術,也將在全球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中國在5G、AI、智能汽車等多個領域已經實現了技術領先。中國企業的技術、供應鏈、服務和品牌能力已經形成外溢效應,預示著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將擁有更大的影響力。
然而,在出海的新階段,企業也面臨著雙重挑戰:一方面,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網絡環境復雜,移動網絡穩定性差異顯著,終端性能參差不齊,這些問題導致了服務延遲和用戶體驗波動;另一方面,不同行業對云服務需求差異大,企業亟需深度定制化的解決方案來滿足各自的特定需求。
吳泳銘指出,新一輪中國企業全球化進程必然需要新一代的基礎設施支持。阿里云正加速打造一張全球云計算網絡。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9個地域運營了87個可用區,可提供394款云與AI產品、59項技術服務。
在基礎設施之外,阿里云還將推動模型出海,加速AI產品的國際化進程。
據了解,阿里通義已開源了200多個模型,衍生出超10萬個模型。今年4月開源的新一代模型千問3,支持119種語言,包括眾多小語種和方言,已經在日本、東南亞和中東各國成為當地開發者的廣泛選擇。
此外,阿里云正在加速AI產品的國際化布局。在增加海外AI基礎設施的同時,阿里云加快了通義、百煉、PAI、大數據等AI應用所需產品的部署。在基礎設施層面,阿里云靈駿將在海外多個區域開服;在平臺層面,PAI的開發、訓練、推理服務已覆蓋全球17個地域;在模型服務層面,阿里云百煉國際站ModelStudio新增多項能力,為出海的中企提供更高效、實惠的模型API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場不斷涌現的隱私保護和數據管理法規,給中國企業出海帶來了嚴峻挑戰。與此同時,合規性已經從“出海必修課”轉變為衡量“全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在基建+模型服務鋪路后,阿里云的另一大戰略舉措是打造海內外一體的服務體驗。吳泳銘表示,阿里云將加大對出海咨詢、技術和服務團隊的投入。
截至目前,阿里云已獲得了超過150余項安全合規認證,并將持續加大合規能力建設。不僅如此,阿里云還將輸出自身的出海經驗,幫助中國企業在全球各個市場解決復雜的IT合規難題。在為企業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阿里云也將注重提供具有更高投資回報率(ROI)的解決方案。時至今日,阿里云已經為25萬家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了服務,覆蓋了各行各業。
面對新一輪的歷史性機遇,吳泳銘指出,阿里云將通過戰略級的投入,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一流的基礎設施、技術和服務,開啟全球化新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