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萬億在銀行里躺平,但現實是,你我卻連奶茶加不加珍珠都要琢磨。這事兒你信嗎?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挺扎心。2025 年上半年居民儲蓄率飆到 34%,創十年新高。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才 2.1%。這就像給沙漠澆萬噸水,沙子沒濕透,反倒淹了綠洲。錢到底卡在哪了?
01
央行 M2 報告藏著殘酷事實:330 萬億里,至少 60% 攥在 10% 的人手里。這些人早住大平層、開豪車。你讓他們再買房?人家海外都有資產;你讓他們消費?人家更愛存家族信托,一年利息夠普通人奮斗十年。
網友說得妙:“愛流向不缺愛的人,錢流向不缺錢的人,這規律比牛頓定律還準。”
更窩火的是 “瞎花錢”。吉林某高校 66 萬買 4 臺空調,一臺 22.6 萬,是你家的 75 倍;重慶某學校 75 萬買路由器,網上同款才 299。這些錢花了,卻沒到工人手里 —— 空調廠沒漲工資,銷售沒發獎金,全成 “賬面上的消費”,跟你的奶茶錢沒關系。
02
銀行天天催企業貸款,卻只找 “不缺錢的主”。國企、大廠現金流充足,銀行還追著放貸,錢要么買理財,要么躺賬戶吃利息。
街邊小餐館、小區便利店想貸 5 萬周轉都難,銀行說 “風險太高”。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25 年民企貸款通過率 38%,比國企低 52 個百分點。小老板貸不到錢,不敢擴招、漲工資。普通人工資三年沒漲,房租卻漲 20%,每月扣完房租房貸,剩下的只夠吃泡面。某外賣騎手工資條火了:月入 5000,房租 2000,電費 300,最后存 800,“連生病都不敢”。
03
離譜采購單在抽干消費的血。吉林 “天價空調” 花了錢,沒創造真實需求 —— 工人沒增收,沒錢買家電;學校花冤枉錢,沒錢改善食堂,鏈條上沒人受益。
更糟的是,這些錢成了 “灰色收入”,進了少數人腰包。他們不敢存銀行、大消費,換成金條藏起來,或通過地下錢莊流到海外,退出國內市場。
央行報告顯示,2025 年上半年 “異常大額轉賬” 增 17%,多流向奢侈品代購、海外房產。而普通人消費在降級:拼多多 9.9 元包郵訂單超 60%,便利店臨期食品銷量漲 40%。330 萬億大水,繞過了需要灌溉的 “消費土壤”。
04
為啥美國 30 萬億美元 M2 能撐消費?因為錢在 “轉圈”:企業漲工資→員工消費→商家擴張→再漲工資。我們的錢卻在 “躺平”:銀行→國企 / 富人→銀行 / 海外,成了死循環。就像給病人輸血,管子插反,血全流體外。
國家統計局專家說得實在:“消費不是看總量,是看錢到誰手里。” 普通人多 1000 塊,會下館子、買衣服,拉一串消費;富人多 100 萬,可能多買理財,沒影響。
現在問題是,怎么把 “躺平的錢” 趕到普通人錢包?給民企減稅放貸?提高最低工資?打擊天價采購讓錢花在明處?畢竟,錢流動起來的社會,才有煙火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