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替補席突然炸開了鍋。
謝伊·吉爾杰斯·亞歷山大捧著常規賽MVP獎杯轉身。他把獎杯舉向隊友時,攝像機掃過替補席上的勞力士腕表——那是他當選后送給每位隊友的禮物。NBA官方5月22日公布票選結果。
亞歷山大71張第一選票913分斷層領先。約基奇29張第一選票787分緊隨其后。
字母哥僅拿到第三第四第五選票總分470分。
三大國際球員壟斷MVP前三的場景,已經是NBA第七個賽季上演。把時間拉回常規賽收官戰。雷霆68勝14負鎖定聯盟第一,力壓掘金18個勝場。
亞歷山大場均32.7分5籃板6.4助攻,命中率51.
9%。
這樣的數據讓他成為喬丹之后首位50%命中率場均32+6助攻的球員。約基奇的數據同樣恐怖:29.
6分12.
7籃板10.2助攻1.
8搶斷,歷史首位單賽季四項數據聯盟前三的球員。可掘金50勝32負西部第四,成了約基奇的致命傷。
爭議從頒獎禮前就開始蔓延。
有記者翻出西決首戰錄像,亞歷山大14次罰球里3次突破時的身體接觸被質疑"主動造犯規"。NBA名記凱文·奧康納公開表態:"部分判罰影響了比賽公平性認知。
"但更多球員站出來挺他:雷霆隊友 Dort 展示手腕上的勞力士:"他總把功勞分給別人,這樣的領袖值得所有榮譽。"不得不提亞歷山大的逆襲劇本。高中時連校隊都進不去,大學沒拿五星評級,新秀賽季被快船交易。
如今他成了雷霆隊史第三位MVP,前兩位是杜蘭特和威少。更重要的是,他讓連續七年的國際球員MVP紀錄繼續延續——上一位本土MVP還是2018年的哈登。
美國籃球迷開始焦慮:下一個能扛起本土大旗的球星在哪?數據不會說謊,卻也藏著故事。
亞歷山大本賽季20+、30+、40+、50+場次全部聯盟第一,關鍵戰命中率比常規賽高3個百分點。約基奇34次三雙聯盟最多,卻在強強對話中輸掉6場關鍵戰。
當MVP評選從"數據為王"轉向"戰績+關鍵表現",這種標準變化本身就充滿爭議。
我個人認為,亞歷山大的勝利不僅是數據的勝利,更是球隊體系的勝利。雷霆用團隊籃球打造出68勝奇跡,他作為核心在保持高效的同時凝聚球隊,贈送勞力士的舉動就是最好證明。
但約基奇的落選同樣令人唏噓,歷史級別的個人表現被戰績拖累,這種評選傾向是否會讓球星更看重常規賽戰績囤積?國際球員統治MVP的現象還在持續。從字母哥到約基奇,從東契奇到亞歷山大,美國本土球員在MVP爭奪中已顯頹勢。
這究竟是NBA全球化的必然結果,還是本土培養體系出現了問題?
當越來越多國際球員站上巔峰,籃球的"美國中心"地位正在悄悄改變。懸念留在季后賽舞臺。亞歷山大帶領雷霆1-0領先森林狼,劍指總決賽。
約基奇的掘金首輪出局,帶著歷史級數據結束賽季。字母哥的雄鹿次輪被淘汰,三連MVP夢想破碎。
但常規賽的爭議不會就此結束,它會成為休賽期球迷討論的焦點,也會影響下賽季的評選風向。不管怎樣,亞歷山大的名字已經寫入歷史。
他是加拿大第二位MVP,雷霆第三位MVP,更是從落選校隊到聯盟之巔的勵志代表。
當他戴著那塊和隊友同款的勞力士踏上西決賽場,目標早已不止常規賽獎杯——總冠軍和FMVP,才是這位低調球星的下一個戰場。
而NBA,永遠需要這樣充滿爭議卻又充滿故事的賽季,因為正是這些爭議,讓籃球的魅力永不褪色。你準備好見證亞歷山大能否繼續創造歷史了嗎?
關注后續賽事,答案終將揭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